宋詞鑒賞·《賀新郎》
夢冷黃金屋。①嘆秦箏、斜鴻陣里,素弦塵撲。①化作嬌鶯飛歸去,猶認紗窗舊綠。正過雨、荊桃如菽。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臺、涌起彈棋局。②消瘦影,嫌明燭。
鴛樓碎瀉東西玉。③問芳驚、何時再展,④翠釵難卜。待把宮眉橫云樣,⑤描上生綃畫幅,怕不是新來妝束。彩扇紅牙今都在,恨無人、解聽開元曲。⑥空掩袖,倚寒竹。⑦
【注釋】 ①黃金屋;用陳阿嬌事。班固《漢武故事》載,漢武帝少時,長公主欲以女阿嬌配之,武帝說:“若得阿嬌,當作金屋貯之。”此借阿嬌寫所念之美人。②瓊臺:此指玉石所作的彈棋枰。彈棋局:其形狀中央隆起,周圍低平。李商隱《無題》:“莫近彈棋局,中心自不平。”又《柳枝》詩:“玉作彈棋局,中心亦不平。”此處化用李商隱詩意,謂心中難平之恨如玉制之彈棋局那樣“中心”不平。③鴛樓:即鴛鴦樓。唐孫逖有《登鴛鴦樓應制》詩。此指酒樓。東西玉:酒器。楊萬里《送葉叔羽寺丞持節淮東》:“佳人斗南北,美酒玉東西。” ④悰:歡樂。⑤宮眉橫云樣:雙眉如同纖云一樣橫陳額前。⑥紅牙:指調節樂曲板眼的拍板或牙板。板以檀木制成,色紅,故名。開元曲:盛唐歌曲,借指南宋盛時之歌曲。開元,唐玄宗年號。⑦“空掩”句:語本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譯文】 一個凄涼的夢帶我回到她居住的黃金屋,不忍看古箏斜如雁行的弦柱,撲滿了灰塵。我又化作嬌鶯飛回去,仍能認得舊時的綠窗紅門。細雨飄飄灑向窗外如豆的櫻桃令人傷魂。君可知曉,我難以抑制的痛與恨,及象玉制的彈棋局那樣中心不平。顧盼自己骨瘦如柴的身影,卻抱怨蠟燭光太明。
酒樓上咱倆曾碰杯對飲,杯碎酒瀉恨驚心。請問賞心樂事何時能重演,怎奈何用翠玉釵也難把你的蹤跡卜尋。本想把你的面容眉黛描畫在薄紗畫幅上時時觀賞,卻又怕你近來已改變了服飾衣裝。從前你歌唱時用的彩扇牙板今猶在,恨只恨已無人能理解前朝盛世的聲腔。天寒日暮我獨自靠著清竹,寂寞掩袖不讓淚成行。
【集評】 清·譚獻:“瑰麗處鮮妍自在。然詞藻太密。”(《譚評詞辯》卷二)
清·陳廷焯:“處處飛舞,如奇峰怪石,非平常蹊徑也。”(《云韶集》)
又:“似此亦磊落可喜。竹山集中,便算最高之作”(《白雨齋詞話》卷八)。
現代·唐圭璋:“此首感舊詞,極吞吐之妙。發端言夢冷塵撲,是一凄極境界。‘化作’兩句,承上言箏聲,仍扣住舊境,語甚奇警。‘正過雨’句,頓住,點兩景。‘此恨’四句,嘆世局改移,令人恨極而瘦。換頭,傷舊游難尋。‘待把’二字,與‘怕不是’呼應;詞筆曲折,言描畫倩影不能逼肖也。‘彩扇’兩句,再用曲筆,言知音已杳,物是人非。末以美人自喻,倍見孤臣遲暮之感”(《唐宋詞簡釋》)。
【總案】 感舊之詞隱含故國之思,如嬌鶯飛動,起落有致,確“非平常蹊徑”。無限辛酸盡籠于起首一“夢”之中:素弦塵撲,紗窗舊綠,雨打荊桃,原來是宮殿易主。寫來卻“極吞吐之妙”、凄涼之至。世事之變幻引起了心中亡國之恨,恨極而瘦,反怪燭明,癡情可掬。舊游難尋,故園已無,縱畫來亦恐非舊時之貌。物是人非,縱唱起盛世之曲,亦無人能解,曲筆見意。全詞懷舊思國明暗相交,通過一系列意象有機的排列組合,把作者孤臣遲暮、懷念故國的心靈軌跡,波浪式地呈現出來。
上一篇:劉學箕《賀新郎》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王沂孫《踏莎行題草窗詞卷》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