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窗前。
此詞也收入秦觀《淮海居士長短句》中,字句少異。據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七《茶詞》一條說,山谷曾作《滿庭芳》茶詞“北苑龍團,江南鷹爪”云云,其后修改前作,止詠建茶,“北苑研膏,方圭圓璧”云云,詞意益工。證為山谷所作。此詞刻畫鋪敘,極妍盡態,極似一篇茶賦。
詞先從茶的名貴說起,“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北苑在建州,即今福建建甌。是貢茶的主要產地。王象之《輿地紀勝》引周絳《茶苑總錄》云:“天下之茶建為最,建之北苑又為最。”從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開始,建州專造龍鳳團茶入貢,北苑茶貴,至此得名。由于是貢品,故采擇十分講究,據蔡襄《北苑焙新茶詩》序云:“北苑(茶)發早而味尤佳,社(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前十五日,即采其芽,日數千工,聚而造之,逼社(臨近社日)即入貢。”因此“春風”二字,即指社前之茶。山谷另一首茶詞《看花回》云:“香引春風在手,似粵嶺閩溪,初采盈掬”,并可證。如此講究產地節令,且“日費數千工”,制成的方圓茶餅,蔡絛《鐵圍山叢談》卷六且云“歲但可十百餅”,故無怪要聲傳萬里名動汴京了。圭方璧圓,以喻茶餅形狀。
這些細小的茶,有如此身價,且進奉御用,簡直是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唐代所建,表彰開國功臣的地方)中那些流芳百世,為國粉身碎骨的將相功臣并列了。“碎身粉骨”二句寫得刻至,以研磨制茶之法攀合將相報國之事,以貢茶之貴比之開業之功,著意聯想生發,避實就虛。接著寫茶之用,“尊俎風流戰勝”是“戰勝風流尊俎”的倒裝,意指茶能解酒驅睡、清神醒腦,排憂解愁。“戰勝”、“開邊”,字面切合凌煙功臣。以下說更有紅巾翠袖,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侍奉身前,堪稱一時雅事。“鷓鴣斑”,以其紋色代指茶盞。楊萬里《陳蹇叔郎中出閩漕別送新茶》詩:“鷓斑碗面云縈字,兔褐甌心雪作泓。”據蔡襄《茶錄》:“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記有鷓鴣斑香,謂其“色褐黑而有白斑點點,如鷓鴣肊上毛”,則仿兔毫甌例,茶盞色澤花點似鷓鴣斑者,亦可命名。以上言有好茶葉之外,還要有好水,好茶具,好的捧盞人,這才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下片寫邀朋呼侶集茶盛會。當時有行茶令的風俗:“每會茶,指一物為題,各舉故事,不通者罰。”(王十朋《梅溪文集》)這里寫自己雅集品茶,卻翻出司馬相如的風流情事。茶可解渴,故以“相如病渴”引起。司馬相如“常有消渴疾”,見《史記》列傳。緊接著帶出他的宴賓豪興,又暗暗折入茶會行令的本題。“為扶起燈前”下四句,是承接字面,明寫司馬相如的酒興文才,實暗指茶客們酣飲集詩、比才斗學的雅興。“一觴一詠”兩句,用王羲之《蘭亭集序》“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醉玉頹山”,用《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康)……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搜攪胸中萬卷”,用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還傾動、三峽詞源”,用杜甫《醉歌行》“詞源倒流三峽水”。以上連用四個典故,真如他自己所主張的“無一字無來處”(《答洪駒父書》)了。最后帶出卓文君,呼應相如,為他們的風流茶會作結,使下片成為一個整體。
這首詞圍繞一杯茶,竭盡騰挪鋪敘之能事。為了避免泥定題目導致拘而不暢,作者通篇不著一個茶字,翻轉于名物之中,出入于典故之間,不即不離,愈出愈奇。特別是下片用司馬相如集宴事綰合品茶盛會,專寫古今風流,可謂得詠物詞的要領了。
當時人論詞家有“秦七、黃九”之說,但清代的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卻不以為然,認為“若以比柳(永),差為得之”,這話頗中肯綮。山谷詞以疏雋曠放為主調,但他也受到了柳永詞的影響。這首詞的傳移鋪寫,風流冶蕩頗近柳詞格調,但刻意出奇,窮力追新,卻是自家面目。以這首詞論之,黃庭堅的長調雖學柳永,但無柳詞的平直曉暢,雕琢有余而自然不足,雖冶艷而乏情致,不免有堆砌饾饤、詞意枯澀之弊。
上一篇:黃庭堅《漁家傲(三十年來無孔竅)》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瑞鶴仙(環滁皆山也)》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