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滿江紅 杜鵑》
惱殺行人,東風里,為誰啼血。②正青春未老,流鶯方歇。③蝴蝶枕前顛倒夢,杏花枝上朦朧月。④問天涯、何事苦關(guān)情,思離別。⑤ 聲一喚,腸千結(jié)。⑥閩嶺外,江南陌。正長堤楊柳,翠條堪折。⑦鎮(zhèn)日叮嚀千百遍,只將一句頻頻說:道不如歸去不如歸,傷情切。
【注釋】 ①杜鵑:鳥名,又作子規(guī),催歸等。傳說為古蜀帝杜宇所化。②為誰啼血:杜鵑因口中有血紅色的斑點,舊有啼血之說。唐·白居易《琵琶行》詩:“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鳴哀。”辛棄疾《賀新郎》詞:“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雹哿鼹L方歇:流鶯,飄蕩流轉(zhuǎn)、無所棲托的黃鶯。唐·李商隱《流鶯》詩:“流鶯飄蕩復參差……曾苦傷春不忍聽?!绷鼹L以上及下數(shù)句,意本唐·金昌緒《春怨》詩:“打起黃鶯兒,不叫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④蝴蝶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后稱夢為蝴蝶夢。此夢即上引《春怨》之“啼時驚妾夢”之夢。唐·齊已《春日有懷作》詩:“客思莫牽蝴蝶夢,鄉(xiāng)心自應鷓鴣聲?!?⑤江淹《別賦》:“黯然銷魄兮,唯別而已矣?!毙翖壖病顿R新郎》詞亦謂:“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啼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⑥“聲一喚”二句:《離騷》:“恐鶗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張先《千秋歲》詞:“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 ⑦閩嶺:福建之杉嶺,在福建光澤縣西北七十里。為閩贛分界處。⑧長堤:即隋堤,隋煬帝所筑汴河之堤,遍植楊柳,翠條堪折: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詩:“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薄盀閳笮腥诵荼M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譯文】 正是春光尚好,百花未老的時節(jié),四處飛動的黃鶯剛剛停住啼叫,東風里又響起杜鵑不知為誰而發(fā)的啼血哀鳴,惱殺羈旅行人。適才枕前時光倒回昔日故里的蝴蝶夢,被杜鵑啼聲驚回,眼前但見杏花枝頭一彎凄迷朦朧的斜月。問天涯行客,何事使他苦苦傷情?是銘心刻骨的人間離別。
杜鵑一聲啼喚,離人愁腸千結(jié)。哀聲遍布八閩山嶺之外,傳到江南鄉(xiāng)間阡陌。記得昔日也是長堤楊柳春綠,翠條成蔭,依依贈別的時刻。杜鵑叮嚀千百遍,只將一句話頻頻反復:“不如歸去不如歸!”今日重聽杜鵑啼,使天涯行客一腔離情更凄切!
【集評】 清·黃蘇:“伯可際高宗南渡之初,《十策》上陳,人望豐采,所謂‘東風啼血’也。雖‘惱殺行人’,人亦憐之。言既不用,遠舉可也,乃又以諛言取悅,幸進后,終于擯斥?!霹N不如歸去’之言,何不凜于幾先?徒貽后悔,則亦何益?故表出,以為能言而不能行者戒。”(《蓼園詞選》)
【總案】 此詞題詠杜鵑,以其啼血哀鳴不如歸去之聲為脈絡,貫串今與昔、夢與真之情景。昔日送別經(jīng)行處,杜鵑整日叮嚀不如歸去。今日夢回故里,被杜鵑啼聲驚回,惱殺行人遂又使其憶昔傷今,更為傷情。此詞以杜鵑啼聲映帶凄婉的思歸之情。黃蓼園強以詞證人,有穿鑿附會之。
上一篇:文天祥《滿江紅代王夫人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滿江紅江行,簡楊濟翁、周顯先?!贩g|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