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鱸(鱸魚興)》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書》卷九十二《張翰傳》:“齊王冏辟為大司馬東曹掾。冏時執權,翰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紛,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于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后。’榮執其手,愴然曰:‘吾亦與子采南山蕨,飲三江水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庇忠娪凇妒勒f新語·識見》。
【釋義】“鱸魚興”比喻人鄙棄名爵,有歸于林下之志。
【例句】①十年燕月歌聲,幾點吳霜鬢影。西風吹起鱸魚興,已在桑榆暮景。(姚燧〔中呂·醉高歌〕《感懷》)作者在晚年有歸隱山林之心,因而用張翰典實。②涼意入郊墟,便可憶鱸魚,量有無,好風光不可辜。(馬致遠殘套曲〔雙調·失牌名〕,〔碧玉簫〕)用張翰“秋風起,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典故,表露了作者“人生貴得適志”的思想。③莼鱸高興西風起,掛起風篷,夢不到青云九重。(喬吉〔中呂·滿庭芳〕《漁父詞》)作者把漁父比作西晉人張翰,而漁父泛舟江湖,正是作者的生活理想。④乘落日村翁捕魚,感西風倦客思鱸。(張可久[雙調·沉醉東風]《靜秀堂看雨》)作者在靜秀堂看雨,因西風起引起鄉情。“思鱸”用張翰事。
上一篇:元曲典故《舂陵王氣》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蚳鼃》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