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②長記平山堂上,歌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③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④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⑤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⑥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⑦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⑧
【注釋】 ①快哉亭,在黃州臨皋,下臨長江。張偓佺,又字夢得。當時亦謫居黃州,建造快哉亭。由蘇軾命名,蘇轍作《黃州快哉亭記》。②新作,新建。濕青紅,新涂上青紅的油漆。③平山堂,在揚州大明寺西側,歐陽修所建。杳杳,這里是無影無聲的意思。沒,隱沒。④認得,記得。醉翁,指歐陽修,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自稱“醉翁”。山色有無中,山色迷蒙,若隱若現。歐陽修《醉偎香》中有“平山攔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之句,這原是王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泛》)的成句。蘇軾用以形容江南煙雨蒙蒙,景觀飄渺。⑤頃,量詞,田地一百畝為一頃。⑥一葉,指一只小舟。白頭翁,指白頭的老船夫。⑦堪,足以,可以。蘭臺公子,指宋玉,曾任蘭臺令。莊生,莊子。天籟,發于自然的神妙音響,語出《莊子·齊物論》,這里指風聲。剛道,硬說。雌雄,這里特指雌雄二風。宋玉《風賦》中把風分為“大王之雄風”、“庶人之雌風”兩種。⑧浩然氣,剛直闊大的氣勢。語出《孟子·公孫丑》,孟子說自己“善養吾浩然之氣”。快哉風,此以宋玉《風賦》中所寫爽快清風綰合本詞副題。
【譯文】 夕陽西下,卷起了織繡的簾幕,只見快哉亭下水天相連。知道您特為我新建此亭,窗框上新漆的青紅色,色澤是那么鮮潤。此情此景,使我常常懷念在揚州的平山堂上,倚枕閑憩,身處江南空蒙煙雨之中,時見孤雁遠飛隱沒,無影無聲。不禁記起醉翁歐陽修的名句:“山色有無中”。
遼闊的長江江面上,風平浪靜,明凈如鏡,山水映照著青峰的倒影。忽然起了風浪,只見一位白發老船夫駕著小船在浪里翻騰顛簸。真可笑宋玉不懂莊子所說的天籟妙響,硬說風有雌雄之分,分別為不同身分的人所享用。其實,只要心中存有浩然之氣,就能享受這舒適快意的千里清風。
【集評】 清·鄭文焯:“此等句法,使作者稍稍矜才使氣,便流入粗豪一派。妙能寫景中人,用(因)生出無限情思。”(《手批東坡樂府》)
清·黃蘇:“前闋從‘快’字之意入,次闋起三語承上闋寫景, ‘忽然’二句一跌,以頓出末二句來,結處一振,‘快’字之意方足。”(《蓼園詞選》)
【總案】 本篇作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上片起首四句寫亭上所見之景和新亭之美。然后筆鋒一轉,追憶昔日在揚州平山堂所見的江南情景,這實是巧妙的借筆,用似曾相識的聯想來進一步描寫眼前的景觀。下片對比著描繪了江上風平浪靜時的秀美和浪濤翻涌時的壯麗,由靜而動,動靜結合。結尾指出只有胸懷“浩然正氣”的人,才能充分體會和享受自然之妙,既綰合“快哉”的題旨,又表達了立足自身、崇尚獨立人格的精神。
上一篇:崔與之《水調歌頭題劍閣》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葉夢得《水調歌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