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清平樂》
候蛩凄斷,人語西風岸。日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①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②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注釋】 ①江似練: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澄江靜如練。”②蘭成:庾信,小字蘭成。梁朝詩人,后出使北周被留,因思念家鄉,曾作《哀江南賦》。
【譯文】 蟋蟀鳴聲凄切漸漸中斷,又聞人聲話語在西風堤岸。明月低照,平沙寒淡,宛若白綢絲帶的是靜靜的江面。極目望盡蘆花叢,尋不見棲宿傳書的鴻雁。
暗中愁壞了滯留北方的故人,夜夜牽動著江南江北的思情。門外只有一枝梧桐落葉,可它不知會發出多少蕭蕭秋聲。
【集評】 元·陸行直:“‘候蟲凄斷,人語西風岸。月落平沙流水漫,驚見蘆花來雁。可憐瘦損蘭成,多情只為卿卿。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此友人張叔夏贈余之作也。余不能記憶,于至治元年仲夏二月十四日,戲作碧梧蒼石,與冶仙(陸留)西窗夜坐,因語及此轉瞬二十一載,今卿卿(陸行直家妓)、叔夏皆成故人,恍然如隔世事,遂書于卷首,以記一時之感慨云。”(《珊瑚網·名畫題跋》卷八陸行直《清平樂·重題碧梧蒼石圖并序》)
清·許昂霄:“(‘只有’二句)淡語能腴,常語有致,唯玉田為然”(《詞綜偶評》)。
清·陳廷焯:“秋江圖畫。筆法自高,亦是因感有得”(《云韶集》卷九)。又:“玉田工于造句,每令人拍案叫絕。如……《清平樂》云:‘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此類皆精警無匹”(《白雨齋詞話》卷二)。
近代·俞陛云:“‘梧葉’十二字如絮浮水,如露滴荷,雖沾而非著,詞中勝境,妙手偶得之。歐陽公賦秋聲,從廣大處著筆,此從精微處著”想,皆極文詞之能事”(《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據陸行直詞序,知此詞原是贈友之作。作者后收入詞集時,作了不少改動,使內涵意蘊更豐富廣闊。詞境頗具繪畫效果,尤其是“月落”二句與結句,構成一上下俯仰的立體時空境界。畫面空中有月,地上有平沙、江水、梧桐和隔岸相語之人。陸行直正是據此而作“碧梧蒼石圖”。詞不僅具有畫意,更有聲響。蛩聲、人語聲、風聲、葉聲,構成了一支秋聲交響曲。結句以少總多,表現出敏感的詞人對大自然也是對社會的心理感受。故國之思、淪落之感全含蘊在其中。此詞一出,同時唱和者有十五人之多(詳見《全金元詞》下冊第903—907頁)。
上一篇:劉克莊《清平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煜《清平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