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六丑 楊花》
似東風老大,那復有、當時風氣。①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蕩何世?②但憶臨官道,暫來不住,便出門千里。③癡心指望回風墜,扇底相逢,釵頭微綴。他家萬條千縷,解遮亭障驛,不隔江水。④ 瓜州曾艤,等行人歲歲。⑤日下長秋,城烏夜起,帳廬好在春睡。⑥共飛歸湖上,草青無地。愔愔雨、春心如膩。⑦欲待化、豐樂樓前,青門都廢。⑧何人念,流落無幾。點點摶作,雪綿松潤,為君浥淚。⑨
【注釋】 ①老大:指衰老。風氣:風采氣度。②浩蕩:形飄蕩無主。③官道:公家修建的大道。④解:能夠。亭、驛:都是古代供過往行人憩息的館舍。⑤艤(yi,蟻):附船著岸。⑥長秋:漢宮殿名。皇后居所。⑦愔:寂靜無聲的樣子。膩:滑澤。⑧豐樂樓:在杭州西湖邊。宋施諤《淳佑臨安志》卷六:“豐樂樓,在豐豫門外,舊名聳翠樓。”“樓據西湖之會,千峰連環,一碧萬頃,柳汀花塢,歷歷欄檻間。”青門:漢長安城東南門。門青色,俗稱青門。此借指臨安城門。⑨摶(tuan,團),把散碎的東西捏聚成團。浥(yi,意):沾濕。
【譯文】 像東風那樣的衰暮,哪里還有當時的風采氣度?情意綿綿,不可抑制。江山零落,隨處依附,飄蕩無主,也不知如今是何世道?只是回憶起當年依傍著大道,忽爾飄過,不作停留,就已經離開了家門千里。癡心地指望它能隨著回風墜地,也好點綴在釵鈿頭上,相逢在輕羅扇底。他家的垂楊,千條萬縷,還能遮蔽住長亭館驛,卻隔不斷江水,奔流不已。
曾經攏船瓜州,年年歲歲等候著行人歸去。夕陽籠罩了長秋宮殿,城頭的烏鴉夜夜驚起。幸虧帳帷仍沒,供人春睡休憩。一起飛回到湖面上,草色青青,無邊無際。細雨悄悄地飄灑,春心是這般的滑膩。想等到它在塵埃中消融,且看豐樂樓前的變異,京都城門皆已廢圮。有誰會思念,飄泊流落,至今所剩無幾?一點點都捏聚成團,像雪綿般酥松滑潤,為您沾濕滿臉的淚滴。
【總案】 南宋遺民擅長詠物詞。曲折明志,借物寓意,是他們的共同特色。這與遺民們的身份、處境、心情密切相關。這首詞細膩入微地刻劃了漫天飛舞、隨風飄蕩、無所依藉的楊花形象,并賦予它纏綿悱惻、凄切愁怨的情感。藝術地再現了失去故國憑依后,宋遺民們憔悴神傷、流落無主的境況和心態。家國之痛、身世之感,皆蘊含其中。通篇比喻妥貼自然、形象生動,不用深僻典故,沒有晦澀詞語,與其他遺民詠物詞異趣。圍繞花落無主,反復傾訴,構思精巧,回環照應。亦花亦人,形神俱似,渾然一體。是詠物而不泥滯的佳作。
上一篇: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綱《六么令次韻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