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江梅引》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①將詣淮而不得,因夢思以述志。
人間離別易多時(shí)。見梅枝,忽相思。幾度小窗、幽夢手同攜。今夜夢中無覓處,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濕紅恨墨淺封題。②寶箏空,無雁飛。③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暉。④舊約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罷淮南春草賦,又萋萋。⑤漂零客、淚滿衣。
【注釋】 ①梁溪:水名。在今江蘇無錫市西。古溪極窄,梁時(shí)曾修浚,故名。一說因東漢梁鴻居此而名。②“濕紅”句:隱括晏幾道《思遠(yuǎn)人》下片詞意:“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意謂淚濕紅箋,和恨研墨,題寫書信的字跡也顏色淺淡,因淚多于墨之故也。③“寶箏”二句:一層意思是隱括晏幾道《思遠(yuǎn)人》上片詞意:“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意謂音訊全無另一層意思是:因無人彈箏,故不見玉柱斜列如雁飛的寶箏。④俊游:良伴、勝友。⑤“淮南”二句:《楚辭·招隱士》系淮南小山所作,其中有“春草生兮萋萋”句。
【譯文】 相見極難別時(shí)易,看到梅枝更相思。幾番夢里手挽手,今夜夢中無處覓。枉自徘徊幾多時(shí),寒氣侵被尚未知。
淚多墨少字跡不清晰,古箏閑置信難寄。好友往日居住地,空有古木斜陽里。約乘扁舟攜“西子”,心愿已違何再提。唱罷楚辭《招隱士》,春草萋萋把人憶。四處漂零好孤寂,想起伊人淚沾衣。
【集評】 現(xiàn)代·夏承燾:“此憶合肥人作,白石紹熙二年辛亥別合肥,至此五年矣。詩集(下)送范仲訥往合肥第三首云:‘小簾燈火屢題詩,回首青山失后期;未老劉郎定重到,煩君說與故人知。’可與此互參。”(《姜白石詞編年箋校》卷四)又:“序云‘將詣淮’,詞用‘寶箏’,其為懷合肥人無疑。丙辰為慶元二年1196,在丁巳作‘元夕有所夢’之前一年,時(shí)白石已逾四十。距初游合肥將二十年,而猶有幽夢攜手,零淚滿衣之語,篤摯可想。宋人始多詠梅詩詞,以之寄托戀情,在詞中允推白石為最多最摯;持比林逋之詩,彼挹虛神,此寫實(shí)感,風(fēng)格判然也。”(《唐宋詞人年譜·姜白石系年附錄》)
【總案】 由詞序可知此首作于無錫,時(shí)在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如上述夏著所云,詞中“相思”的當(dāng)是合肥戀人。她擅彈古箏,作者曾昵稱其為“小喬”。上片寫由于離別多時(shí)不得相見,又夢中難覓,便見花憶人,以寄情思。下片則寫舊時(shí)巷陌,不見戀人,舊約成空,倍感凄苦。
上一篇:歐陽炯《江城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diǎn)
下一篇:戴復(fù)古《洞仙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