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浣溪沙》
馬上凝情憶舊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①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②
【注釋】 ①凝情:本指一往而深之情,猶云癡情。此詞中指情緒高度集中。淹:浸漬之意。鈿箏:飾有寶石的箏,弦樂器,其形似瑟。羅幕:帷帳。玉搔頭:玉簪。“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西京雜記》卷二)詞中疊用三個名詞,分別指技藝、所在地和服飾。②“早是”三句:承首句來。帶月:同披星一般用以表示辛勞。可堪:那堪。袂(mei妹):衣袖。分袂:指分手。
【譯文】 在離鄉遠行的馬上回想舊日的游蹤、游侶,那是一個清澈的小溪映照著鮮花、浸潤著翠竹的日子,一座小樓內,裝飾著玉簪的佳人依帳按弦拂箏,彈出動人的樂曲。分別之后,踏上旅途,披星戴月,備嘗艱辛,又經過了秋天。我心中禁不住愁苦,更何況晚風蕭瑟、夕陽慘淡!
【集評】 明·卓人月、徐士俊:“‘早是出門’一聯與葆光‘早是魂消’一聯,皆似香山律句。”(《古今詞統》卷四)
清·譚獻:“開北宋疏宕之派。”(譚評《詞辨》卷一)
近代·李冰若:“以‘憶舊游’領起全詞,實處皆化空靈,章法極妙。”(《栩莊漫記》)
【總案】 上闋以“憶舊游”領起,神寄舊時游冶的情境。“照花”句點明舊游地之美;“鈿箏”句疊用三個名詞寫舊游人之艷。鈿箏、羅幕、玉搔頭,抓住三個典型的細節從側面托出佳人的妝飾、技藝和帷帳。將攜侶游賞、踏青尋芳時人情物態活畫出來。極其凝煉。寫花竹只寫“照花”、“淹竹”,寫人物只寫發飾、技藝,不涉本體,而其人其境倍加真切,更加襯托出如今羈旅之凄寥。下闋由上闋的憶舊而傷今,寫別后旅途之勞頓。使人不禁想起飛卿之《商山早行》。結句渲染出一位在晚風斜陽中充滿憂愁的旅客形象,又有馬致遠〔天凈沙〕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全詞景中含情,事中寓意。以景結情,音調凄婉,一波三折,語深情長。比之于他的其馀幾首〔浣溪沙〕的脂粉香艷,清新疏雋,別具格調,開北宋詞壇“疏宕”之風。
上一篇:薛昭蘊《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孫光憲《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