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木蘭花》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①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②
【注釋】 ①鸞鏡:妝鏡,溫庭筠《菩薩蠻》詞:“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藝文類聚》引范泰《鸞鳥詩序》云:昔罽賓王獲一鸞鳥,不鳴,后懸鏡映之乃鳴。后世因稱鏡為鸞鏡。朱顏:紅顏。指喻青春年華。②芳尊:酒杯,指代美酒、醇酒。
【譯文】 流年易逝呵!三春風光轉瞬又將闌珊!只聽得鶯語歷亂,囀鳴于城墻雜樹間,城下春波陡漲拍著河岸;綠楊團煙,芳草連天,無情地將歲月迎來送去,怎樣才能略挽住年華呢?一想到此,淚盈滿眶,愁腸寸斷呵! 我心底深深感到自己是衰老了,暮年多可悲;鏡中當年青春年少的音容早已不知不覺轉換成老朽之形態。往昔薄愁多病怕借酒澆愁有傷身心,而今除了手把一樽以謀醉鄉倒臥還有什么良方?我是只怕杯酒易盡而仍澆不滅心頭的憂傷!
【集評】 宋·黃升:“此公暮年之作,詞極凄惋”。(《花庵詞選》)
明·李攀龍:“妙處俱在末結語傳神”(《草堂詩余雋》)。
明·楊慎:“不如宋子京‘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更委婉”(《詞品》)。
明·沈際飛:“芳樽恐淺,正斷腸處,情尤真篤”(《草堂詩余》正集)。
清·張宗橚:“按宋人《木蘭花》詞即《玉樓春》詞”(《詞林紀事》卷三)。
【總案】 嘆老之作,歷代詞中多有,此類篇什最厭無病呻吟,情不真篤。錢惟演本系王孫貴胄,其父吳越王錢俶降歸趙宋后,惟演雖供職清要,但內心不能不悵郁,何況晚年又坐事落職。所以,他的“朱顏驚暗換”的遲暮之哀和逝水流年、好景不常更不再的驚悸情是真實的,沈際飛的“情尤真篤”之評甚是,而楊慎的將之比較于宋祁則是輕忽了對象的相互差異性,有點強人所難。詞的結句,佳處在轉進一層,今昔反差中益顯情苦。
上一篇:韋莊《木蘭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晏殊《木蘭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