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草》|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漢·毛氏《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敝X草即萱草。又,舊題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萱草一名紫萱,又呼為‘忘憂草’?!庇郑瑫x·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第八》:“欲忘人之憂則贈以丹棘,一名忘憂草,使人忘其憂也?!庇郑巍め尰莺椤独潺S夜話》卷五:“韓子蒼曰:丁晉公《海外詩》曰:‘草解忘憂憂底事,花能含笑笑何人’,世以為工。讀東坡詩曰:‘花非識面嘗含笑,鳥不知名時自呼’,便覺才力相去如天淵?!?/p>
【釋義】忘憂草即丹棘,亦稱萱草,詩人用以寫“忘憂”的寬闊胸襟。
【例句】①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宜掛。(白樸[雙調(diào)·慶東原])以忘憂草、含笑花喻示掛冠辭官能怡然忘憂。②眼舒隨意花,髻插忘憂草,手拈紅麈尾,口理紫檀槽,一撮兒妖嬈。(湯式套曲[南呂·一枝花]《贈教坊殊麗》)描寫教坊藝人的打扮,“髻插忘憂草”句中寓有這一藝人能使人心怡悅而忘憂的意思。
上一篇:元曲典故《微子去商》|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忘機友》|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