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河傳》
何處,煙雨。隋堤春暮,柳色蔥蘢。①畫橈金縷,翠旗高飐香風,水光融。② 青娥殿腳春妝媚,輕云里,綽約司花妓。③江都宮闕,清淮月映迷樓,古今愁。④
【注釋】 ①隋堤:隋煬帝開運河,沿途筑堤,世稱隋堤。蔥蘢:草木繁盛的樣子。②畫橈:帶有彩繪的槳。畫橈金縷:指裝飾華麗的船。飐(zhan展):風吹物使之顫動。③青娥殿腳:指為隋煬帝牽羊挽舟之美女。據《開河記》記載:隋煬帝詔造大船五百艘,泛江沿淮而下,于吳越間取民間女子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每船用彩纜十條,每條用殿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女與羊牽之相間而行。綽約:姿態柔美貌。司花妓:《隋遺錄》:“煬帝幸江都,洛陽人獻合蒂迎輦花,帝令御車女袁寶兒持之,號司花女。”司花妓為隋之女官。④江都宮闕:隋煬帝之行宮,故址在今江蘇揚州市。迷樓:隋煬帝晚年所建,《迷樓記》載:“人誤入者,雖終日不能出。帝幸之,大喜,顧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樓。’”故址在今江蘇揚州。
【譯文】 煙雨迷蒙。運河堤上,深春的柳色青青。旗也飄逸,船也華麗,波光迷你。為隋煬帝挽舟的美女,似在煙云里。而月光照進昔日行宮,又溶入古今多少愁緒! (章亞昕譯)
【集評】 明·湯顯祖:“‘清淮映月’句,感慨一時,涕淚千古。”(評點《花間集》朱墨套印本)
清·陳廷焯:“《浣花集》中,此詞最有骨,蒼涼。”(《白雨齋詞話》)
近代·李冰若:“全詞以‘何處’領起中段,詞藻極其富麗,而以‘古今愁’三字結之,化實為空,以盛映衰,筆極宕動空靈。”(《栩莊漫記》)
【總案】 “河傳”之名始于隋代,傳為煬帝幸江都時所制。韋莊這首《河傳》,所詠即為煬帝開河幸江都事,也確實再現了當時南下的浩大聲勢和煬帝的驕奢淫逸。而最后兩句,對隋的由盛而衰發出了無盡的感慨。
上一篇:吳潛《沁園春江西道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晏殊《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