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
兩兩浮橋趁浦斜,居人分占白鷗沙。
瓜瓤豆莢迎船賣,只欠南鄉澤瀉花。
這是一首記游詩。延平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市區在閩江邊。朱彝尊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夏,自江西經分水關入閩到崇安,然后沿建溪坐船到南平。詩寫南平風物。浮橋為船上鋪板,船用鐵索連著。中間可以放開,以利舟楫。由于交通需要,有時會搭兩座浮橋。如哈爾濱市松花江上就有兩座浮橋。延平碼頭搭著兩座浮橋,足見往來頻繁。浦指大水旁有小口別通之處。首句謂兩座浮橋在斜浦上駕著。次句謂白鷗沙兩邊居住著許多戶人家。白鷗沙指水鳥翔集的水濱沙洲。三句謂船上有賣瓜瓤與豆莢的。四句詩人自注:“建陽產澤瀉花,可啖,昨過未買。南鄉,橋名。”建陽,縣名,在福建北部。澤瀉,植物名,生長于沼澤地,夏開白花,根莖俱可入藥。詩人惋惜著在南鄉橋沒有買到澤瀉花,這說不上有什么不滿。詩中未寫自己的感情,只是行云流水,信筆所至地寫所見所聞,卻見詩人心境的平靜,不矜不躁,悠閑自得。飄然如鶴,淡然如菊。在那喧喧嚷嚷的浦口市場,寫來不見煙火氣。看來意思淺露,如白水翔鱗,但卻耐人玩味。
上一篇:朱彝尊《觀獵》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查慎行《青溪口號(八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