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木蘭花》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斑紅淚滴2。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釋】
1.木蘭花:詞調名。《詞譜》云:“木蘭花則韋莊、毛熙震、魏承斑詞,共三體,從無與玉樓春同者。自《尊前集》誤刻以后,宋詞相沿,率多混填。”
2.袂(音 mei):袖子。紅淚:典出《拾遺記》“(薛靈蕓)以玉唾壺承淚,壺則紅色……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
【譯】
春天已漸近消歇,
她獨自登上小樓,
悵望那通向玉門邊關
芳草萋萋的小路。
心上人的信息早已斷絕,
又尋不到能打探消息的人,
只好悶悶不樂地回了繡房,細眉緊蹙。
呆坐著,看花飛花落,
空有一聲聲嘆息。
粉淚滴,
濕透了綺羅繡衣。
唉!那遙遠的邊關未曾去過,
就是想魂夢相見,
卻又向何處尋覓?
【評】詞寫閨怨懷人,“蕩氣回腸,聲哀情苦”(李冰若語)。也有評者以為有政治寄托。如俞陛云評析:“此詞意欲歸唐。”(《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片寫“獨上小樓”、“愁望玉關”,極寫其思念之深。“消息斷”、“不逢人”寫出了難以通達消息的痛苦。上片結句的“春斂細眉歸繡戶”與下片起首處之“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斑紅淚滴”均將這種內在痛苦外在化。結句“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與起首之“獨上”“愁望”呼應,使人容易有愛情與政治的某種雙關意味的聯想。
上一篇:歐陽修《望江南》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