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己亥雜詩》是龔自珍在道光十九年(1839)辭官南歸時寫的一組詩,共三百一十五首。這兒選的是其中第五首。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辭別京都的無限憂愁,同時也以“落紅”“化作春泥更護花”為喻,表明自己晚年仍然不忘為國效忠盡力的意愿。
詩的前兩句抒離京途中的愁懷。以“浩蕩”飾離愁,可見詩人“心事浩茫連廣宇”。詩人不滿當時政治黑暗和官吏腐敗,反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力主改革圖強,變革政治和社會現狀,終于被排擠而辭官。兩年后就死于江蘇丹陽的云陽書院。詩人“浩蕩”的“離愁”,包含著無限的辛酸和悲憤,詩人在回鄉的路上顛簸,襯之以“白日斜”的背景,更覺凄惻悲戚。“吟鞭東指即天涯”,詩人馬上吟詩,馬鞭指向天邊遙遠的地方。詩人滿懷愁緒前行,但并不消沉頹廢,以其吟鞭向東天指向上,可見其對前途還是充滿了信心的。這就很自然地轉為后兩句的內心表白。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紅”明指落花,暗喻詩人自己。“花”明指花,暗喻立志改革振興中華的一代新人。這反映了詩人對未來寄予著希望,和自己的獻身精神。
龔自珍的落紅化著春泥護花的精神,是舍己為人思想的體現。較之前人,龔自珍的思想境界確高出一籌。北宋王安石《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說杏花即使被東風吹得象雪花一樣,飄零水中,也比植于要道殞落后被人踏成污塵好。表現了寧為玉碎,而不沉淪于惡勢力之下的思想。這還是一種潔身自好、保全名節的觀點。南宋陸游的《落梅》:“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以及他在《卜算子·詠梅》詞中所寫:“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也是表現“氣節高堅”,堅貞不二,至死不渝。龔自珍不寫“落紅”的矢志不移,而寫甘作花的肥料,其思想境界自然高超,令人敬仰。
上一篇:將出玉關得嶰筠前輩自伊犁來書賦此卻寄·林則徐
下一篇:《懷古今·杜光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