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臨江仙》
四海十年兵不解,①胡塵直到江城。②歲華銷盡客心驚。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齏鹽何處是,③我緣應在吳興。④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⑤
【注釋】 ①“四海”句:自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冬金兵侵宋至高宗紹興六年(1136)偽齊劉豫聯合金兵南侵江淮,已十年。兵不解:戰爭未停。②胡塵:此指金兵燃起的戰火。江城:未詳確指沿江哪一座城池。紹興六年,偽齊劉豫兵分三路入侵南宋安徽合肥一帶,江城當指合肥一帶而言。③齏(ji基)鹽:簡陋的素食。④吳興:今浙江湖州市。⑤“別愁”二句:何遜《臨行與游贈別》:“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黃庭堅《寄黃幾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此詞化用之。
【譯文】 戰爭的烽火十年尚未停息,金人的軍隊直驅淮甸占我江城。眼看時光一天天消逝,不見寸土收復使我心驚。稀疏疏的胡須已象雪樣白盡,縱橫的老淚快要結成冰凌。
何處有腌菜鹽巴可度殘年?命中注定大約應在吳興。思故人兩地相望不得相見,這亂離的情味如何狀名?別來憂愁哪忍聽深夜的霖雨,孤獨的身影唯伴搖曳的小窗風燈。(湯俊峰譯)
【總案】 這是老詞人(時年五十六歲)對戰爭亂離的感受。此時他有對“頻年不解兵”的憂患感,有對金兵直逼江城而無以拯救的沉痛感,青春年華白白消逝的生命迫促感,作客他鄉的飄泊感,亂離時代不知何處是歸宿的迷茫感,與故人離別難逢的寂寞孤獨感。情思哀傷低沉。有必要指出,詞人不久就從這種悲愴的心境中奮起,于作此詞的次年(紹興七年)就投筆從戎,赴淮西軍幕,并灑血疆場,以他的生命譜寫出了一支悲壯的樂章。
上一篇:李煜《臨江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吳文英《倦尋芳餞周糾定夫》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