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獨浣紗。可憐應是陽臺女,對坐鷺鷥嬌不語。掩面羞看北地人1,回身忽作空山語2。蒼梧秋色不堪論,千載依依帝子魂。君看峰上斑斑竹,盡是湘妃泣淚痕。
【校記】
1.北,《全唐詩》一作“此”。
2.身,《全唐詩》一作“首”;空山語,《全唐詩》一作“巫山雨”。
【箋釋】
[澹澹] 水波蕩漾貌。曹操《步出東門行》:“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南朝梁何遜《望廨前水竹答崔錄事》:“蕭蕭藂竹映,澹澹平湖凈。葉倒漣漪文,水漾檀欒影。”
[蛾眉] 蠶蛾觸須細長而彎曲,因以比喻女子美麗的眉毛。《詩經·衛風·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南朝梁何遜《詠舞》:“逐唱回纖手,聽曲轉蛾眉。”后遂作為美女的代稱。南朝梁高爽《詠鏡》:“初上鳳皇墀,此鏡照蛾眉。言照長相守,不照長相思。” 浣紗,《太平御覽》卷四七引晉孔曄《會稽記》:“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先教習于土城山。山邊有石,云是西施浣紗石。”唐李白《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未入吳王宮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存……若到天涯憶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蛾眉浣紗,此處隱喻象西施一樣的美女。
[可憐] 可愛。《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可憐九馬爭神駿,顧視清高氣深穩。” 陽臺女,指傳說中巫山神女。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后遂常用以喻指多情女。孟浩然《同張明府碧溪贈答》:“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岑參《醉戲竇子美人》:“細看只似陽臺女,醉著莫許歸巫山。”
[鷺鷥] 鷺。因其頭頂、胸、肩、背部皆生長毛如絲,故稱。唐李紳《姑蘇臺雜句》:“江浦迴看鷗鳥沒,碧峰斜見鷺鷥飛。”
[北地人] 詩人自稱。
[空山語] 《全唐詩》一作“巫山雨”,甚是。與前句“可憐應是陽臺女”對應,用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寫江南浣紗女子的美麗、神秘。
[蒼梧] 見本書卷二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注。
[帝子魂] 謂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見本書卷三郎士元《湘夫人二首》詩注。
上一篇:《酬暢當》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月下呈章秀才》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