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作為馳騁沙場,驍勇善戰的將軍,岳飛特有的軍人品性是:奮不顧身,剛直不阿。作為一個詩人,他的詩詞的明顯特點則是:直抒胸臆,語言平易。這首詩明白如話,沒有用事用典,而情深意切,動人心弦。
首句詩人沖口而出,即不離一個軍人的本色:為抗擊入侵的金兵,自己經年征戰沙場。一個“滿”字,既表明戰爭頻繁,也顯示軍事生活艱苦。這是全詩的時代背景,渲染了恢宏的氣勢。當緊跟著出現第二句時,讀者頓覺眼目一新,進入另一種境界。詩人登上池州(今安徽貴池)翠微亭,不僅感到風景美麗,怡悅人心,而且由于他的心脈和時代的脈搏永遠跳動在一起,自然地把自己的戎馬生涯與祖國山河密切聯系起來,因而,在遣詞造句中就不自覺地流露出愛戀的情感,產生一種悲壯的美感。這里用“特特”二字,既表明詩人登臨觀景,十分難得,同時又在結構上起到轉折的作用,筆墨巧妙自然。
“好山好水”兩句為全篇的主旨。“看不足”,既是由于軍情緊急,對風景不能仔細領略,只能走馬觀花,同時又展示出詩人對祖國山河無限熱愛的深厚感情。“馬蹄催趁月明歸”,情感由依依惜別轉入豪邁堅定,詩到此也戛然而止,氣勢豪健而又余味不盡。全詩從寫戎馬生涯開始,到馬蹄催歸結,首尾呼應,簡潔渾成,表達了一位立志“收拾舊山河”的愛國將領的熾熱情懷。
這首小詩,雖寥寥數句,但由于詩人的感情從肺腑中自然流瀉,因而深深地撥動了讀者的心弦。詩的構思也新穎別致,它將登臨翠微亭一事和硝煙彌漫的戰爭聯系起來,詩人不寫登臨所見,而寫無暇多看的惜別情意,抒發其熱愛山河的襟懷,真切自然,耐人咀味。
上一篇:《江南春二首(其二)·寇準》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汴京紀事二十首(其一)·劉子翚》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