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相見歡》
金陵城上西樓,①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②中原亂,③簪纓散,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⑤
【注釋】 ①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朱敦儒自洛陽南下避亂輾轉至金陵。此詞即作于其時。②大江流: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夾?!雹壑性瓉y: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冬金兵侵宋,次年底攻陷汴京,北宋滅亡,中原淪陷。④簪纓:本為達官貴人帽子上的裝飾,此指官僚貴族,亦即衣冠人物。⑤倩:請求。
【譯文】 登上金陵西門的城樓,正逢凄凄冷冷的深秋。夕陽無力地垂照遼闊的大地,滔滔江水奔騰不息向東流。北方領土滄陷,百官皆逃散,何時收復失地還我好河山?悲涼的西風啊,請捎上我的眼淚,吹過揚州。
【集評】 清·陳廷焯:“二帝蒙塵,偷安南渡,茍有人心者,未嘗不拔劍斫地也。南渡后詞,如……朱敦儒《相見歡》云……此類皆慷慨激烈,發欲上指。”(《白雨齋詞話》卷六)
【總案】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金兵仍不斷南侵,朱敦儒離開故鄉逃奔至金陵(今江蘇南京)。秋日登上金陵城樓,感于時事,遂作此詞。情懷悲愴,意境高遠。“萬里”九字,就構成上天下地俯視觀察的流動的(“大江流”)立體空間境界,也讓人想見作者獨立高臺俯視人間苦難、悲歌痛苦的抒情形象。這時的詞人,已失卻了在洛陽時期“且插梅花醉”的瀟灑風流,時代的巨變改變了他的命運、心態,也改變了他的詞風,昔日的飄逸清曠變成了沉重悲涼。
上一篇:李煜《相見歡》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晏殊《破陣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