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七言詩·送元二使安西》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王 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原詩今譯】
渭城的晨雨啊,沾住了塵土飛揚,
驛站,柳色如洗,仿佛換了新裝。
元二老友啊,請再干完一杯酒吧,
西出陽關,再也不能和您話衷腸。
【鑒賞提示】
本篇又名《渭城曲》,是一首感人至深、流傳甚廣的送別詩。詩的開頭兩句,先從眼前景物寫起。秦都故地渭城,清早起來剛剛下過一場小雨,沾濕了路面的浮土,洗掉了柳樹上的塵埃,使柳枝更加鮮活青翠,就連驛站客舍也似乎染上了一層綠意。題為“送”別,但作者并不忙于言別事,而先狀寫景物,表面上似乎有些文不對題。但客舍青青,柳色搖曳,景物如此美麗,更令人留戀,不忍離別。作者用外景的明麗來映襯別情的深摯,景與情的外在反差在這里轉化為內在溝通。
“勸君” 兩句直抒胸臆,是作者對友人的勸勉安慰之語。陽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南,玉門關在其東北,是出入西域的交通要道,友人元二出使安西都護府,必須要經過此地。王之渙的《涼州詞》中說“春風不度玉門關”,極寫西北邊地的荒涼。陽關還在玉門的西南,那么其荒僻冷落就不言而喻了。作者要友人珍惜臨別的瞬間,體味美酒加友情的復合味道,表面上是在“勸”酒,實際上是想“留”人——試圖通過不停地“更盡一杯”,來延長與友人的逗留時間,從情感上遮掩回避友人即將離別這一嚴酷的事實。末句中說西出陽關“無”故人,正表明唯有此時此刻“有”故人,我們當珍視這一刻,盡情享受這一刻。這兩句雖然語言淺顯明白,但句子實由沈約的《別范安成》詩中“莫言一杯酒,明日難重持”兩句化來,只是因為作者講得這樣真摯自然,所以從沒有人感到是在用事。
寫送別的名詩很多,經常為人們所稱道的如鄭谷的“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淮上與友人別》),許渾的“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謝亭送別》)等,都寫得一唱三嘆,情真意摯,但似乎過于衰颯凄涼,使人黯然神傷,不忍卒讀。祖餞送別本來就是一件極易使人傷感的事,特別是在古代,山重水隔,交通不便,戰亂頻仍,小別也許就是永訣。如果詩歌再寫得凄楚衰颯,陰云密布,就使人仿佛心頭壓上了一塊石頭,沉甸甸的,更不是滋味了。王維作為一位大詩人,深知此理,他把離情別緒強壓在心頭,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不停地向友人勸酒,借以沖淡和緩和一下離別時陰沉傷感的氣氛。所以通篇于勸慰中透出哀愁,又于清麗中見出爽朗。情味俱深,意境兩盡。作者的豪爽真摯,拂去了友人心頭的陰云,暫時忘卻了別愁,于是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享受這人生最富有詩意的片刻。也給我們在世態炎涼的封建社會中留下了一個彌散著深情厚誼的人性鏡頭。
上一篇:蘇軾《七言詩·贈劉景文》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陳子昂《五言詩·送別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出征》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