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1]
【原文】
移舟泊煙渚[2],
日暮客愁新[3]。
野曠天低樹[4],
江清月近人。
【注釋】
[1]建德江:即新安江,流經建德縣的一段又稱建德江。
[2]移舟:將船靠近岸邊的意思。煙渚:霧氣籠罩的水中沙洲。煙:水霧。渚(zhǔ):水中陸地。
[3]客:指詩人自己。新:增加。
[4]野曠:原野空曠遼闊。低、近:使動用法。
【作者】
孟浩然(689~740年),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早年隱居鹿門山,40歲入長安趕考落第,失意東歸,自洛陽東游吳越。張九齡出鎮荊州,引為從事,后病卒。他不甘隱淪,卻以隱淪終老。其詩多寫山水田園的幽清境界,卻不時流露出一種失意情緒,為當時詩壇所推崇。在描寫山水田園上,孟浩然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羈旅相思的五言絕句,寫的是詩人泊船建德江時的孤寂感受。建德江為今新安江水庫一帶風景秀美之處。此詩以動寫靜,日暮泊舟,天低月近,大自然給愁人以無限撫慰。
全詩的詩眼是一“暮”字,因天近薄暮而使江水迷茫,在迷茫中行進的小船,又使作者聯想到身世的飄忽不定,更增加惆悵。日暮給了詩人愁緒,也給了讀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間。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講了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就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日暮”和上句的“泊”、“煙”前后呼應,講述了旅人惆悵的心情——船好不容易停下來了,正是休息解乏的時候,誰知道望著艙外煙籠沙洲,日暮將近的景色,那淡淡的羈旅之愁油然而生。接下去的兩句對仗寫景,借景而顯愁,其中“低”和“曠”相互映襯,“樹”與“月”互相依存,“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極富特色的景色顯示出了一種內斂、細致、精巧的藝術之美。
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當時的心情是煩愁的,他捕捉了適于自己心情的景色,寓情于景,特色鮮明。全詩好景如畫,將自己的心情與描寫的景物融為一體。
上一篇:《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小池》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