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秦風·晨風》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鴥彼晨風,郁彼北林。①未見君子,憂心欽欽。②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山有苞櫟,隰有六駁。③未見君子,憂心靡樂。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④未見君子,憂心如醉。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注釋】 ①鴥(yu 玉):鳥疾飛貌。晨風:鳥名。郁:茂盛。②欽欽:憂思難忘的樣子。③苞櫟:柞樹。駁:梓榆樹。④苞棣:棠梨。檖(sui遂):山梨。
【譯文】 晨風鳥疾速地飛行,飛到那茂密的北林。很久不見君子來,內心憂愁不安定。為什么啊為什么?你簡直把我忘干凈。高山上柞樹郁郁蔥蔥,洼澤中梓榆枝葉茂盛。很久不見君子來,日夜憂愁沒有歡情。為什么啊為什么?你簡直把我忘干凈。高山上棠棣郁郁蔥蔥,洼澤中山梨枝葉茂盛。很久不見君子來,日夜憂愁如酒醉心。為什么啊為什么?你簡直把我忘干凈。
【集評】 《毛詩序》:“《晨風》,刺康公也。忘穆公之業,始棄其賢臣焉。”(《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卷六)
宋·朱熹:“婦人以夫不在,而言鴥彼晨風,則歸之于郁然之北林矣,故我未見君子,而憂心欽欽也。彼君子者,如之何而忘我之多乎?此與扊扊之歌同意,蓋秦俗也。”(《詩集傳》卷六)
明·許學夷:“《秦風》諸篇已去西戎之習,而有中夏之聲,其《蒹葭》、《晨風》、《渭陽》,語尤微婉。”(《詩源辯體》卷一)
清·葉矯然:“《晨風》語多憂思。”(《龍性堂詩話·初集》)
清·方玉潤:“《序》謂康公‘棄其賢臣’。偽《傳》謂‘秦君遇賢,始勤終怠’。二說未甚相遠。惟《集傳》則以為婦人念其君子之詞,又引《扊扊歌》以證秦俗,與古《序》大相反。今觀詩詞,以為‘刺康公’者固無據,以為婦人思夫者亦未足憑。總之,男女情與君臣義原本相通,詩既不露其旨,人固難以意測。與其妄逞臆說,不如闕疑存參。”(《詩經原始》卷七)
清·牛運震:“《晨風》‘六駁’,稱物最奇。陡接兩‘如何’,沉痛。”(《詩志》)
今·聞一多:“懷人也。”(《風詩類鈔》)
今·余冠英:“這是女子懷念愛人的詩。她長時期見不著愛人,抱怨他把她忘了,甚至懷疑他把她拋棄了。”(《詩經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總案】 本詩主題歷來眾說紛紜。聞一多的懷人說比較穩妥,能切合原詩,給讀者以較多的欣賞余地。其他如棄賢說、婦人思夫說(均見“集評”)也可參考。全詩筆致樸素委婉,表現了抒情主人公欲見君子而不得見、似怨似訴的憂思遠懷。
上一篇:楚辭《屈原·九章·抽思》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漢詩《李陵錄別詩二十一首(選十一首)·晨風鳴北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