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國風齊風·還》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間兮。①
并驅(qū)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②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③
并驅(qū)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④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陽兮。⑤
并驅(qū)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⑥
【注釋】 ①還:敏捷。峱 (nao撓):齊國山名,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qū)。②從:追逐。肩:大獸。朱熹《詩集傳》:“獸三歲曰肩。”揖我:向我作揖。儇(xuan宣):靈巧。③茂:美。這里是健壯的意思。
④牡:雄獸。兩牡即下文的兩狼。⑤昌:盛。這里是強悍的意思。陽:山南曰陽。⑥臧:壯。
【譯文】 你這個人敏捷呀,遇著我呀,在峱山里頭哪。并馬追趕兩只大野獸呀,對我作揖夸我靈巧哪! 你這個人健壯呀,遇著我呀,在峱山道上哪。并馬追趕兩只雄獸呀,對我作揖夸我美好哪! 你這個人強悍呀,遇著我呀,在峱山南面呀。并馬追趕兩只大狼呀,對我作揖夸我壯著哪!
【集評】 清·方玉潤: “《序》謂‘刺哀公’。然詩無‘君’、‘公’字,胡以知其然也?此不過獵者互相稱譽,詩人從旁微哂,因直述其詞,不加一語,自成篇章。而齊俗急功利,喜夸詐諷,自在言外,亦不刺之刺也。至其用筆之妙,則章氏潢云:‘子之還兮’,己譽人也;‘謂我儇兮’,人譽己也;‘并驅(qū)’,則人己皆與能也。寥寥數(shù)語,自具分合變化之妙。獵固便捷,詩亦輕利,神乎技矣!”(《詩經(jīng)原始》卷六)
今·陳子展:“《還》篇,當是獵人之歌。此用粗獷愉快之調(diào)子,歌詠二人之出獵活動,表現(xiàn)一種壯健美好之勞動生活。……此詩形式特殊,每章四句,四、六、七言相雜,字句參差,形象生動,自是一種創(chuàng)格。”(《詩經(jīng)直解》卷八)
【總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獵人,強壯的體魄和敏捷的動作及一往無前的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本詩正是從這些方面入手,熱烈贊揚了他們的狩獵生活,顯示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他們互相贊揚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具體生動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上一篇:詩經(jīng)《雅·小雅·谷風之什·谷風》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雅·大雅·蕩之什·韓奕》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