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李陵錄別詩二十一首(選十一首)·良時不再至》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①
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②
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③
【注釋】 ①屏營(bing ying兵迎):徘徊、游蕩。踟躕:心中猶豫,要走不走的樣子。②風波:指云因風而波蕩。隅:角落。③晨風:鳥名,就是鹯(zhan沾),飛得很快。賤軀:對自身的謙稱。
【譯文】 美好的時刻不會再來,一會兒我們就要彼此分開。我們彷徨在大路邊上,手拉著手在野地里徘徊。仰望天空,只見浮云飛馳,相互追逐忽而將對方超邁。云兒經風一吹四處波蕩,天南地北各有各的安排。我們從此就要長久離別,請再站立一會兒作片刻等待。我要乘上晨風鳥翼,好送你到那天邊海外。
【集評】 明·鐘惺:“蘇李詩如此等有平仄極諧者,然要知是生成。漢人古詩移入近體不得,其故難言。”(《古詩歸》卷三)
明·陸時雍:“蘇李敵體酬和,‘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只二語,千情萬恨。‘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當前實歷,不容擬議。”(《古詩鏡》卷二)
清·王夫之:“詩以道情,道之為言路也。詩之所至,情無不至;情之所至,詩以之至。一遵路委蛇,一拔木通道也。”(《古詩評選》卷四)
清·陳祚明:“‘奄忽’句寫行云,何其生動,興意宛合。‘且復立斯須’,意甚警。斯須之出,何解?于別懷然,是時正不能不爾。古詩之佳,正以有此等思路,能寫至情耳。”(《采菽堂古詩選》卷三)
清·沈德潛:“一片化機,不關人力,此五言詩之祖也。音極和,調極諧,字極穩,然自是漢人古詩,后人摹仿不得,所以為至。唐人句云:‘孤云與飛鳥,相失片時間’,推為名句,讀‘奄息互相逾’句,高下何止倍蓰耶?”(《古詩源》卷二)
【總案】 所謂“李陵錄別詩”與《古詩十九首》產生的時代、內容和風格都十分接近。這些詩本于情真,然后用淺近洗練、委婉含蓄的語言道出,所以無一處不妥帖,無一處不動人。這就是產生“一片化機,不關人力”,“后人摹仿不得”效果的根本原因。這首詩在前已交待地點為“衢路側”、“野”,繼而才有“浮云”可“仰視”,接著用浮云的飛散來比喻人間的離別,雖然語不驚人,但其自然天成則是后人所不及的。特別是詩中連用“須臾”、“屏營”、“踟躕”、“奄忽”和“斯須”六個連綿詞,這不僅顯示了作者駕馭語言可以隨手拈來,而且使得整首詩音韻極為和諧。
上一篇:漢詩《蔡琰·胡笳十八拍》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頌·周頌·閔予小子之什·良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