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銷魂者〔1〕,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2〕,復燕宋兮千里〔3〕;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4〕。是以行子腸斷〔5〕,百感凄惻〔6〕。風蕭蕭而異響〔7〕,云漫漫而奇色〔8〕。舟凝滯于水濱〔9〕,車逶遲于山側〔10〕;棹容與而詎前〔11〕?馬寒鳴而不息〔12〕。掩金觴而誰御〔13〕?橫玉柱而沾軾〔14〕。居人愁臥〔15〕,恍若有亡〔16〕。日下壁而沉彩〔17〕,月上軒而飛光〔18〕;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19〕;巡曾楹而空掩〔20〕,撫錦幕而虛涼〔21〕。知離夢之躑躅〔22〕,意別魂之飛揚〔23〕。
故別雖一緒〔24〕,事乃萬族〔25〕。至若龍馬銀鞍〔26〕,朱軒繡軸〔27〕,帳飲東都〔28〕,送客金谷〔29〕。琴羽張兮簫鼓陳〔30〕,燕趙歌兮傷美人〔31〕,珠與玉兮艷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32〕。驚駟馬之仰秣〔33〕,聳淵魚之赤鱗〔34〕。造分手而銜涕〔35〕,感寂寞而傷神〔36〕。
乃有劍客慚恩〔37〕,少年報士〔38〕,韓國趙廁〔39〕,吳宮燕市〔40〕;割慈忍愛〔41〕,離邦去里〔42〕;瀝泣共訣〔43〕,抆血相視〔44〕。驅征馬而不顧〔45〕,見行塵之時起〔46〕。方銜感于一劍〔47〕,非買價于泉里〔48〕。金石震而色變〔49〕,骨肉悲而心死〔50〕。
或乃邊郡未和〔51〕,負羽從軍〔52〕;遼水無極〔53〕,雁山參云〔54〕。閨中風暖〔55〕,陌上草熏〔56〕;日出天而曜景〔57〕,露下地而騰文〔58〕;鏡朱塵之照爛〔59〕,襲青氣之煙煴〔60〕。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沾羅裙〔61〕。
至于一赴絕國〔62〕,詎相見期〔63〕?視喬木兮故里〔64〕,決北梁兮永辭〔65〕。左右兮魂動〔66〕,親賓兮淚滋〔67〕。可班荊兮贈恨〔68〕,唯樽酒兮敘悲〔69〕。值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怨復怨兮遠山曲〔70〕,去復去兮長河湄〔71〕。
又若君居淄右〔72〕,妾家河陽〔73〕,同瓊珮之晨照〔74〕,共金爐之夕香〔75〕。君結綬兮千里〔76〕,惜瑤草之徒芳〔77〕,慚幽閨之琴瑟〔78〕,晦高臺之流黃〔79〕。春宮此青苔色〔80〕,秋帳含茲明月光,夏簟清兮晝不暮〔81〕,冬
凝兮夜何長〔82〕!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兮影獨傷〔83〕。
儻有華陰上土〔84〕,服食還山〔85〕,術既妙而猶學,道已寂而未傳〔86〕;守丹灶而不顧〔87〕,煉金鼎而方堅〔88〕;駕鶴上漢〔89〕,驂鸞騰天〔90〕,暫游萬里,少別千年。唯世間兮重別〔91〕,謝主人兮依然〔92〕。
下有芍藥之詩〔93〕,佳人之歌〔94〕,桑中衛女,上宮陳娥〔95〕;春草碧色,春水淥波〔96〕,送君南浦〔97〕,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98〕,明月白露,光陰往來〔99〕;與子之別,思心徘徊〔100〕。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101〕。有別必怨,有怨必盈〔102〕;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103〕。雖淵、云之墨妙,嚴、樂之筆精〔104〕;金閨之諸彥〔105〕,蘭臺之群英〔106〕;賦有凌云之稱〔107〕,辯有雕龍之聲〔108〕,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109〕?
【注 釋】
〔1〕黯然:顏色沉滯,沒有光彩的樣子,因而可以形容人的情緒低沉慘淡。 銷魂:失魂,指感情受到極大的干擾。
〔2〕絕國:極遠的國家。秦國在現在的陜西一帶。吳國在現在的江浙一帶,兩國相離遼遠,故說“絕國”。
〔3〕燕:在現在河北北部,此時宋在現在的黃河以南,兩國相距亦較遠。
〔4〕乍:忽然。
〔5〕行子:旅客。 腸斷:愁腸欲斷,形容極度悲哀。
〔6〕凄惻:悲傷。
〔7〕蕭蕭:風聲。
〔8〕漫漫:無邊無際。 奇色:奇異的顏色。
〔9〕凝滯:停留不動。
〔10〕逶遲:徘徊不前。
〔11〕棹(zhào):船槳,此處指船。 容與:遲緩不前的樣子。 詎前:不前。
〔12〕寒鳴:鳴聲凄寒。
〔13〕金觴:金酒杯。 誰御:誰肯喝酒。
〔14〕橫:橫放膝上。 玉柱:琴瑟上支弦的玉制弦碼,這里代指琴瑟等樂器。 沾:指淚沾。 軾:車前的橫木。
〔15〕居人:送別的人。
〔16〕若有亡:若有所失。
〔17〕沉:隱沒。 彩:落日的光彩。
〔18〕軒:窗。
〔19〕青楸:綠色的楸樹。
〔20〕巡:巡繞。 曾楹:高柱,指高大的房子。 掩:掩門。
〔21〕錦幕:錦做的帷帳。 虛涼:徒然的悲涼。
〔22〕離夢:行人的思鄉的夢。 躑躅:徘徊不進的樣子。
〔23〕意:料想。 飛揚:飄揚。指魂魄飄蕩不定。
〔24〕緒:事端。 一緒:一事。
〔25〕萬族:種類繁多。
〔26〕龍馬:駿馬。古人稱八尺以上的馬為龍馬。
〔27〕軒:帶篷的車。 朱軒:古時貴族乘紅色的軒車。 繡軸:有采飾的車軸。
〔28〕帳飲:古時送別,在郊外臨時搭的篷帳,設宴送別。 東都:長安城門名。《漢書·疏廣傳》載:疏廣做太子的太傅,他侄子疏受為少傅,均很受器重。后來二人同時辭官歸鄉,當時公卿大夫、故舊數百人在長安東都門外,為他們設宴餞別。
〔29〕金谷:亦稱金谷澗,在洛陽西北。晉朝石崇在此建別墅,也稱金谷園。《金谷詩序》說,西征將軍祭酒王詡回長安,石崇和一些人齊集金谷園,給他送行。
〔30〕羽:五音之一。古代以宮商角徵羽為五音。 琴羽:琴中發出聲音。音階最高,激昂慷慨。 張:開。 陳:排列,也指演奏。
〔31〕燕趙:古代燕國、趙國多出美女,古詩有“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句,此處即指美人。 傷美人:使美人傷感。 美人,指歌女。
〔32〕珠、玉、羅、綺:均指歌女們的華美服飾。 暮秋:指九月。 上春:指正月。
〔33〕駟馬:古時一乘車駕馬四匹的稱駟馬。 仰秣:馬仰頭吃草。
〔34〕聳:驚動。此二句本于《韓詩外傳》:“昔伯牙鼓琴而淵魚出聽,匏巴鼓瑟而六馬仰秣。”形容音樂動聽,馬、魚為之感動。
〔35〕銜涕:含淚。
〔36〕傷神:神情傷痛。
〔37〕劍客:精通劍術的俠客。 慚恩:感恩圖報之意。
〔38〕報士:報恩之士。
〔39〕韓國:指聶政刺殺韓相俠累的故事。戰國時韓國嚴仲子與韓相俠累有仇,于是以百金交結俠士聶政,聶政感受他的知遇之恩,舍生替嚴仲子刺殺俠累。 韓國:韓國的國都。事情發生在韓國國都。 趙廁:指豫讓謀殺趙襄子的故事。戰國時豫讓事晉智伯,智伯以國士之禮侍他。后來智伯被趙襄子所滅,豫讓變姓名為刑人(奴隸),潛伏在趙襄子宮中的廁所里,想等趙襄子入廁所時刺殺他。
〔40〕吳宮:指專諸刺殺吳王僚的典故。戰國時吳國公子光,想謀奪吳國王位。定計請吳王僚宴飲,在專諸烹好的魚腹中暗藏匕首,刺死了吳王僚。 燕市:指荊軻刺秦王的典故。荊軻在燕國街市上和好友高漸離飲酒高歌。荊軻為報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到秦國去刺秦王,不中,遇害。以上“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四個典故均見《史記·刺客列傳》。
〔41〕割慈忍愛:指忍痛離別父母妻子。
〔42〕邦:鄉邦。 里:故里。均為家鄉之意。
〔43〕瀝泣:流淚。瀝,水下滴。
〔44〕抆(wěn):擦拭。 血:血淚,極其悲痛的眼淚。
〔45〕征馬:遠行的馬。 不顧:不回顧。
〔46〕行塵:征馬揚起的飛塵。
〔47〕方:正是。 銜感:銜恩感德。 一劍:指用一劍行刺報仇。
〔48〕買價:換取聲價。 泉里:黃泉之下,指死后。
〔49〕色變:形容金石受震驚而變色。
〔50〕骨肉:指親人。 心死:心碎、絕望。
〔51〕或乃:或者是。 未和:指有戰爭。
〔52〕負羽:帶著武器。羽,箭。
〔53〕遼水:今遼寧境內的遼河。 無極:沒有邊際。
〔54〕雁山:今山西境內的雁門山。 遼水、雁山,此處指代邊塞。意謂將要到這一帶去打仗。 參云:高聳入云。
〔55〕閨:內室,指女子的居室。
〔56〕陌:野外的道路。 熏:香氣。
〔57〕曜:照耀。 景:指太陽的光輝。
〔58〕騰:指開合變化。 文:文彩,指露珠閃耀的光彩。
〔59〕鏡:照。 朱塵:紅塵。即浮動的塵埃。 照爛:明亮燦爛。
〔60〕襲:披服。 青氣:春天草木的色澤。 煙煴(yūn):同“氤氳”,氣氛濃厚的樣子。
〔61〕沾羅裙:指因傷別而淚沾羅裙。
〔62〕赴:往,去。
〔63〕詎:豈,哪里。
〔64〕喬木:高大的樹木。古人常用喬木比喻自己生活的故鄉。
〔65〕決:通“訣”。 北梁:北邊的橋梁。
〔66〕左右:左右的人。
〔67〕淚滋:流淚。
〔68〕班:鋪。 班荊:把荊草鋪在地上而坐。 贈恨:向別人訴說恨別之情。楚人伍舉和聲子相友善,在鄭國相遇,兩人班荊共坐,談心話別。
〔69〕尊:通“樽”,酒器。
〔70〕山曲:山坳。
〔71〕湄:水邊。
〔72〕淄(zī)右:淄水西邊。淄:水名,在山東省境內。
〔73〕河:黃河。 陽:水的北面。
〔74〕瓊珮:玉制的珮飾。
〔75〕金爐:薰香的銅爐。
〔76〕結綬:做官。綬,系官印的絲帶。古時做官必須戴印綬。
〔77〕瑤草:香節。古用瑤草比喻少婦。
〔78〕慚:愧對著。 幽閨:深閨。
〔79〕晦:昏暗不明。 高臺:高樓。 流黃:黃色的絹。
〔80〕春宮:指婦女的宮室。 (bì):關閉。
〔81〕簟(diàn):竹席子。
〔82〕(gāng):燈。 凝:指燈光暗淡。
〔83〕織錦曲:即“回文詩”。這種體裁的詩,正讀反讀,均可成章。《織錦回文詩序》說:前秦時,竇滔被遣送到塞外,同他的妻子蘇蕙告別,發誓不再娶妻。但竇滔在外又與別人結合。蘇蕙得知后,在一匹錦上織出回文詩,表述對竇滔的深情,使竇滔深受感動。此二句寫思婦在家,孤獨相思。
〔84〕華陰:華山之北。 上士:指修仙得道之人。
〔85〕服食:指服食丹藥。道家認為煉丹合藥,服食可以成仙。
還山:指成仙。
〔86〕道已寂:指修道,已達到很高的境界。寂,靜。 未傳:還未得真傳。
〔87〕丹灶:道家煉丹的爐,亦稱“金鼎”。 不顧:不顧念人事的事。
〔88〕方堅:指意志十分堅定,相信能煉出金丹。
〔89〕漢:天漢,即銀河。
〔90〕驂:乘。 “鸞”與上句中的“鶴”,都是古代傳說中所乘的腳力。
〔91〕重別:重視離別。
〔92〕謝:告訴。
〔93〕芍藥之詩:指《詩經·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贈芍藥表示相愛。
〔94〕佳人之歌:指漢朝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此處用“芍藥之歌”、“佳人之歌”,比喻男女相愛。
〔95〕桑中,上宮:均為男女相會的地點。見《詩經·桑中》:“期我乎桑中,要(邀)我乎上宮”。 衛女、陳娥:都是指美女。這里用《詩經》中句寫男女相愛。
〔96〕淥(lù):清澈。
〔97〕南浦:水邊,表示送別的地方。見《楚辭·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98〕珪:上圓下方的玉器,形容秋月潔白。
〔99〕光明:指明亮的圓缺的變化。 光明往來:喻時光流逝。
〔100〕這二句說:與你離別的愁情,總在心中徘徊,無法去掉。
〔101〕這兩句說:所以離別的具體情況不一,離別的原因也各式各樣。
〔102〕盈:滿溢。指難以消除克制。
〔103〕這兩句形容離別后痛苦之深。
〔104〕淵:指漢代王褒,字子淵。 云:漢代揚雄字子云。兩人均為東漢著名辭賦家。 嚴:指漢代嚴安。 樂:漢代徐樂。二人均為漢代文士。
〔105〕金閨:指金馬門。漢代朝廷征召天下有才學的人,在金馬門待詔。 閨:門。彥:名士的美稱。 金閨諸彥,此處代指著名文人。
〔106〕蘭臺:漢代皇家藏書的地方。
〔107〕凌云之稱:漢武帝讀了司馬相如的《大人賦》,非常高興,贊賞說:“飄飄然有凌云之氣。”
〔108〕雕龍:比喻作文有華麗文采如雕鏤龍文。
〔109〕最后二句承上句說:(即使有王褒、揚雄等人之才)誰能描寫暫別和久別的情狀呢?
【賞 析】
《別賦》是中國文學長河中的一篇著名佳作。其思想內容雖談不上有多么深刻,但它的高超藝術性以及所表現的那種傷感美,多少年來卻一直打動失意者的心靈。《別賦》不僅鍛造出了“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這類極富感染力的抒情名句,而且通過環境描寫更把人物的心理刻畫得深刻動人。此外,作者所賦之離別,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時空或人物,而是通過自己的豐富想象,極力要將傷別表現為一個永恒的人生主題,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點作者是做到了。
《別賦》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比較新穎獨特。它脫離了此前大賦的板重形式而又不失于輕靡。作者運用鋪敘、渲染、襯托等手法,特別是能借助各種離別環境氣氛的描寫,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全文語言優美,句法錯綜,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
上一篇:駢文《凌煙樓銘》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駢文《北山移文》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