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天然之靈質(zhì),稟大塊之奇工〔2〕。嘴距足以自衛(wèi),毛羽足以凌風(fēng)〔3〕。懷九圍之遠志,托萬里之長空〔4〕。陰云低而含紫,陽景升而帶紅〔5〕。經(jīng)過巫峽之下,惆悵彭門之東〔6〕。
既而摧頹短翮,寥落長想〔7〕。忌蒙莊之見欺,哀武溪之莫往〔8〕。進謝扶搖之力,退慚歸昌之響〔9〕。腐食多懼,層巢無像〔10〕。屈猛性以自馴,抱愁容而就養(yǎng)〔11〕。于是傍眺德門,言棲仁路〔12〕,不踐高梁之屋,翔止吾人之樹。聽鳴雞于月曉,侶群鵲于星暮〔13〕。狎蘭砌之高低,玩荊扉之新故〔14〕。循廣庭之一息,歷長檐而逕度。若乃風(fēng)去雨還,河移月落〔15〕。徘徊亂于雙燕,鳴舞均于獨鶴〔16〕。乍嘯聚于霞莊,時追飛于云閣〔17〕。荷大德之純粹,將輕姿之陋薄〔18〕。思一報之無階,欣百齡之有托〔19〕。
【注 釋】
〔1〕該賦的寫作年代不可確考。王勃也曾寫過《訓(xùn)鳶賦》,兩賦疑同時所作,可能在咸亨二年(671)春游九隴縣時所寫。
〔2〕大塊:《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fēng)。”成疏:“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
〔3〕嘴距:張華《鷦鷯賦》:“翰足舉以沖天觜距足以自衛(wèi)。”
〔4〕九圍:九州。《詩經(jīng)·長發(fā)》:“帝令式于九圍。”孔疏:“謂九州為九圍者,蓋以九分天下,各為九處,規(guī)圍然,故謂之九圍也。” 托萬里:張華《鷦鷯賦》:“或凌赤霄之際,或托絕垠之處。”
〔5〕陽景:指太陽。景,《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作“星”,似誤。
〔6〕彭門:山名。《水經(jīng)·江水注》:大江“東下百余里,至白馬嶺而歷天彭闕,亦謂之天彭谷也。秦昭王以李冰為谷守,冰見道縣有天彭山,兩山相對,其形如闕,謂之天彭門,亦曰天彭闕。”《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一彭州:“江山出處,兩山相對,古謂之天彭門。”按:天彭門位置,載籍多異說,明曹學(xué)佺《蜀中名勝記》,謂其彭縣東北三十里丹景山前。丹景山在今四川彭縣三十余里處。
〔7〕長想:猶“長懷”。禰衡《鸚鵡賦》:“眷西路而長懷,望故鄉(xiāng)而延佇。”
〔8〕蒙莊:即莊子。蒙人。 見欺:指為其所執(zhí)。《莊子·山木》:“莊周游于雕陵之樊,一異雀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而集于栗林。莊周……蹇裳
步,執(zhí)彈而留之。” 哀武溪:崔豹《古今注》卷中《音樂》引馬援武溪深:“滔滔武溪一何深,鳥飛不渡,獸不敢臨。嗟哉武溪多毒淫。”《水經(jīng)注》卷三十七《沅水》:“水又逕沅陵縣西,有武溪,源出武山,……有新息侯馬援征武溪蠻停軍處。”按武溪又稱盧水,在辰州盧溪縣(今湖南瀘溪縣)。
〔9〕扶搖:旋風(fēng)名。《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直上者九萬里。”司馬彪注:“上行風(fēng)謂之扶搖。”成疏:“風(fēng)氣相扶,搖動而上。” 歸昌:鳳鳴聲。劉向《說苑·辨物》:鳳“飛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又《宋書·符瑞志》謂“晝鳴曰上翔,夕鳴曰歸昌。”
〔10〕腐食:指腐鼠。《莊子·秋水》:惠子恐莊子代其為梁相,于是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鴟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層巢:指阿閣。《古詩十九首》之五:“阿閣三重階。”李善注引《尚書·中侯》:“昔皇帝軒轅,鳳凰巢阿閣。” 無像:謂鳳失其本來面目。《初學(xué)記》卷三十《鳳》引《論語·摘衰圣》曰:“鳳有六像、九蒼。六像者,一曰頭像天,二曰目像日,三曰背像月,四曰翼像風(fēng),五曰足像地,六曰尾像尾。” 像,《文苑英華》作“豫”,失韻,誤。
〔11〕屈猛性:張華《鷦鷯賦》:“屈猛性以服養(yǎng)。” “抱愁”句:鮑照《舞鶴賦》:“守馴養(yǎng)于千齡,結(jié)長悲于萬里。”
〔12〕德門:循禮守教之家。陸機《為陸思遠婦作詩》:“潔己入德門。” 言:語辭,無義。
〔13〕聽鳴雞:何遜《窮鳥賦》:“聽翔群于月曉……同雞塒而共宿。” 侶:《文苑英華》注:“一作。”
〔14〕玩荊扇:沈約《宿東園詩》:“荊扉故且新。”李善注引鄭玄《禮記注》:“蓽門,荊竹編門也。”
〔15〕風(fēng)去雨還:鮑照《舞鶴賦》:“風(fēng)去雨還。”李善注:“風(fēng)雨既除。” 河移:鮑照《舞鶴賦》:“星翻漢迴,曉月將落。”
〔16〕鳴舞:鮑照《舞鶴賦》:李善注引《相鶴經(jīng)》,謂鶴“七年學(xué)舞,復(fù)七年應(yīng)節(jié),晝夜十二鳴。”謝朓《敬亭山詩》:“獨鶴方朝淚。”
〔17〕云閣:揚雄《甘泉賦》:“乘云閣而上下兮。”李善注:“云閣,言高連云也。”
〔18〕純粹:美好。屈原《離騷》:“昔三后之純粹兮。”王逸注:“至美曰純,齊同曰粹。” 輕姿:謂軀體卑陋。禰衡《鸚鵡賦》:“托輕鄙之微命,委陋賤之薄驅(qū)。”
〔19〕欣百齡:“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賞 析】
鳶乃是一種兇猛的禽,天賦異質(zhì),能高飛萬里,極為兇猛。倘若對其加以馴養(yǎng),就會使之失掉兇心,斗志喪盡,成為沒有作為的禽。作者撰文本意是希望鳶能擺脫拘束,一展才能。文中著重描寫馴鳶的動作行為,來表現(xiàn)其性格特征。作者使用對比手法,將其與雞、鵲、燕、鶴并論,從而更顯得形象之鮮明。
上一篇:駢文《餞李副使藏用移軍廣陵序》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