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獻野鵝于臨川王,世子愍其樊縶〔2〕,命為之賦。其辭曰:
集陳之隼,以自遠而稱神;棲漢之雀,乃出幽而見珍〔3〕。此璅禽其何取,亦廁景而承仁〔4〕。舍水澤之歡逸,對鐘鼓之悲辛〔5〕。豈徇利而輕命,將感愛而投身〔6〕。入長羅之逼脅,恨高繳之樊縈〔7〕。邈辭朋而別偶〔8〕,超煙鶩而風行,跨日月而遙逝,忽瞻國而望城。踐菲跡于瑤涂,升弱羽于丹庭〔9〕。瞰東西之繡戶,眺左右之金扃〔10〕。貌纖殺而含悴,心翻越而慚驚〔11〕。若墜淵而墮谷,恍不知其所寧〔12〕。
惟君囿之珍麗,實妙物之所殷〔13〕。翔海澤之輕鷗,巢天宿之鳴鶉〔14〕。鹖程材于梟猛,翚薦體之雕文〔15〕,既敷容以照景,亦選翮以排云〔16〕。雖居物以成偶,終在我以非群。望征云而延悼,顧委翼而自傷。無青雀之銜命,乏赤雁之嘉祥〔17〕。空穢君之園池,徒慚君之稻粱〔18〕。愿引身而翦跡,抱未志而幽藏〔19〕。于是流歲遂遠,慘節方崇,云纏海岱,風拂崤潼〔20〕,飛云馳霰,飄沙舞篷〔21〕。視清池之初涸,望綠林之始空。立菰薄之寒渚,托只影而為雙〔22〕。宛拔喙而掩眥,悲結悵而滿胸〔23〕。處朝晝而雅念,假外見而遷排,涉修夜之長寂,信專思而知哀〔24〕。風梢梢而過樹,月蒼蒼而照臺〔25〕。冰依岸而早結,霜托草而先摧。斂雙翮于水裔,翹孤趾于林隈〔26〕。情無方而雨集,事有限而星乖〔27〕。在俄頃而猶悼,矧窮生之所懷〔28〕。
聞宿世之高賢〔29〕,澤無微而不均。育草木而明義,愛禽鳥而昭仁。全殞卵而來鳳,放乳而感麟〔30〕。雖陋生于萬物,若沙漠之一塵。茍全軀而畢命,庶魂報以自申〔31〕。
【注 釋】
〔1〕野鵝:《爾雅》:“鵝。”注:“今之野鵝”。《史記·司馬相如傳》,《子虛賦》:“弋白鵝。”《索引》:“駕鵝。《爾雅》云:鵝也。郭璞云:野鵝也。”
〔2〕“有獻”二句:臨川王:《宋書·臨川烈武王道規傳》:字道則,高祖少弟也。高祖受命,追封臨川王。無子,以長沙景王第二子為嗣,永初元年襲封臨川王。 世子:帝王和諸侯的正妻所生的長子。 樊縶:為樊籠所縶。 隼(sǔn):鳥名。兇猛善飛。即鶚。《國語》:“仲尼在陳,有隼集于陳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有咫。仲尼曰:‘隼之來也遠矣,此肅慎氏之矢也’。”
〔3〕“棲漢”二句:《漢書·宣帝紀》:“神雀元年。應劭曰:前年陳雀,集長樂宮。”
〔4〕“此璅”二句:璅(zǎo)禽:小禽。 廁:間。 鐘鼓:鐘與鼓,皆樂器。
〔5〕“舍水澤”二句:《莊子》:“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悲憂,三月而死。”
〔6〕“豈徇利”二句:徇利:“舍身為命。”《后漢書·朱穆傳》:“專諸、荊卿之感激,侯生、豫子之投身,情為恩死,命緣義輕。”
〔7〕“入長羅”二句:羅:捕鳥的網。 繳(zhuó):系在箭上的繩。 樊:樊籬。 縈:繞。 《晉書·庾亮傳》:“宥逼之罪。” 《漢書·張良傳》注:“繳,弋射也。”
〔8〕邈:遠。
〔9〕“踐菲跡”二句:菲:薄。 瑤:石之美者。
〔10〕瞰(kàn):遠望。
〔11〕纖:細。 翻:反復。 越:墜。
〔12〕墜淵:《禮記》:“退人若墜諸淵。” 怳:通“恍”,失意貌。
〔13〕殷:眾。
〔14〕鷗(ōu):水鳥名。一名鹥,水鸮。似鸧鹒而小,隨潮而翔,迎浪蔽日。 鶉(chún):鳥名。俗稱鵪鶉。頭小尾禿,似雞雛。額、頭側、頦及喉部尾毛淡紅色。
〔15〕鹖(hé):《后漢書·輿服志》:“鹖者,勇雉也。其斗時一死乃止。故趙武靈王以表武士。” 雕文:《漢書·景帝紀》:“雕文刻鏤。”
〔16〕翮:鳥羽的莖,中空透明。排云:指鳥的翅膀,振翮高飛。
〔17〕青鳥:《山海經》:“山危之山,有青鳥居之。”注:“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 :(yàn):《說文》:“
,鵝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謂
為鵝,雁為鴻雁。”
〔18〕《韓詩外傳》:“田饒謂魯哀公曰:‘夫雞有五德,君猶日瀹而食之者,以其所來近也。夫黃鵠一舉千里,出為園池,食君魚鱉,啄君稻粱,無此五者而貴之,以其所從來遠也。’”
〔19〕翦:削也。
〔20〕海岱:舜十二州之一。指東海與泰山間之地。古為青州,今之山東省地。岱即泰山。《書·禹貢》:“海岱惟青州。” 崤:《左傳》:“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 潼:潘岳《西征賦》注:“《雍州經》曰:‘潼水在華陰境界。’”
〔21〕霰:雪珠。 蓬:《博物志》:“徐州人謂塵土為蓬塊。”
〔22〕菰(gū):植物名。亦名蔣。俗稱茭白,生于河邊,波澤,可作蔬菜。 蒲:草名。香蒲,可供食用。 渚:小洲。
〔23〕喙:口。 眥:眼眶。
〔24〕修夜:長夜。 漢武帝《悼李夫人賦》:“奄修夜之不旸。”
〔25〕梢梢:《爾雅》:“稍稍,擢也。”注:“謂木無枝柯,稍擢長而殺也。” 蒼蒼:深青色。《莊子·逍遙游》:“天之蒼蒼,其色正邪?”
〔26〕水裔(yí):水邊。 隈(wēi):山水等彎曲的地方。
〔27〕雨集:王褒《四子講德論》:“是以海內歡慕,莫不風馳雨集。” 星乖:星離。《嫩真子錄》:“五角六張,此古語也。謂五日遇角宿,六日遇張宿。此兩日作事多不成。”
〔28〕矧(shěn):況。 窮生:謂窮其天年也。《莊子·天地》:“存形窮生,意德明道。”
〔29〕宿世:佛家語。謂過去世也。
〔30〕“放乳”句:《史記·孔子世家》:“刳胎殺夭則騏
不至郊,竭澤涸魚,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 《韓非子》:“孟孫獵得
,使秦西巴載之持歸。其母隨之而涕。秦西巴不忍而與之。孟孫歸至而求
。答曰:‘余不忍而與其母。’孟孫怒逐之。居三月,復召以為其子傅,曰:‘夫不忍
,又且忍吾子乎?’”
〔31〕全軀: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曰:“全軀保妻子之臣。庶魂報以自申。”吳均《續齊諧記》曰:“楊寶年九歲,至華陰山,見一黃雀為鴟梟所搏。后為螻蟻所困。寶懷之以歸,置巾箱中,啖以黃花,逮十余日,毛羽成,乃去。是夕三更,有黃衣童子曰:我王母使者,蒙君仁愛見救,以四環與之,曰令君子孫潔白,如登三公事如此環矣。”
【賞 析】
此文當作于元嘉十六年(439)至元嘉二十年(444),鮑照任臨川王國侍郎時期,應臨川王世子劉燁之命而寫。本文乃是詠物駢體賦。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寫野鵝的來源。中間一段寫臨川王眾多野禽敷容之景,重點描述野鵝自傷自悼的神情。結尾段稱贊臨川王“愛禽鳥而昭仁”,用頌德作為全文的結束語。全文多用比興,借樊籠中野鵝,以自傷士途失意的悲哀以及寒門士子處境的窮困。此文駢偶工整,語句精巧,乃鮑照駢體賦的代表作之一。
上一篇:駢文《釋愁文》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駢文《鏡賦》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