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精勁,霜素凝鮮〔2〕。霑此瑤波,染彼松煙〔3〕。超工八法,盡奇六文〔4〕。鳥企龍躍,珠解泉分〔5〕。輕如游霧,重似崩云〔6〕。絕鋒劍摧,驚勢箭飛〔7〕。差池燕起,振迅鴻歸〔8〕。臨危制節(jié),中險騰機〔9〕。圭角星芒〔10〕,明麗爛逸〔10〕。絲縈發(fā)垂,平理端密〔11〕。盈尺錦兩,片字金溢〔12〕。故仙芝煩弱,既匪足雙〔13〕;蟲虎瑣碎,又安能匹〔14〕。君子品之,是最神筆。
【注 釋】
〔1〕《鮑參軍集注》在此文目之下注曰:“書斷:‘按飛白者,后漢左中郎蔡邕所作也’。王隱、王愔并云:‘黑白變楷制也。本是宮體題署。勢既勁,文字宜輕微不滿,名為飛白’。王僧虔曰:‘飛白,八分之輕者,邕在鴻都門,見匠人,施堊帚,遂創(chuàng)意焉。’”
〔2〕秋毫:指毛筆。宋蘇易簡《文房四譜》(二)韋充《筆賦》:“今也文章具舉,翰墨皆陳,秋毫以削,寶匣以新。” 霜素:白素。
〔3〕霑(zhān):潤澤,沾濡。 瑤:玉,美。 松煙:曹植《樂府詩》:“墨出青松煙,筆出狡兔翰。”
〔4〕八法:書法名。又稱“永字八法”。《藝舟雙楫》:“八法者,點為側(cè),平橫為勒,直為努,鉤為趯,仰橫為策,長撇為掠,短撇為啄,捺為礫也。” 六文:《鮑參軍集注》黃節(jié)《補注》:“蔡邕篆勢,蒼頡循圣。作則制文體有六篆,巧妙入神。”
〔5〕鳥企尤躍:《晉書·衛(wèi)恒傳》:“崔瑗草書勢,竦企鳥峙,志在飛移。又衛(wèi)恒書勢,矯然特出,若龍騰于川。”黃節(jié)《補注》:“蔡邕篆勢,龍躍鳥震。” 珠解泉分:崔瑗草書勢:“或
點
,狀如連珠,絕而不離。”衛(wèi)恒書勢:“若翔風厲水,清波漪漣。”
〔6〕崩云:鐘氏《隸勢》:“若張,庭燎飛煙。”又:“郁若布云。”
〔7〕《鮑參軍集注》,黃節(jié)《補注》:“劉紹《飛白贊》:‘直準箭飛。’”
〔8〕差池:不齊。《詩》:“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振迅鴻歸:衛(wèi)恒《書勢》:“或引筆奮力,若鴻雁高飛,邈邈翩翩。” 黃節(jié)《補注》:“索靖草書狀,玄熊對峙于山岳,飛燕相追而差池。”
〔9〕鐘氏《隸勢》:“隨事從宜,靡有常制。瑗草書勢,機微要妙,臨時從宜。”
〔10〕圭角:《禮記》:“毀方而瓦舍。”注:“去已之大圭角。” 疏:“圭角謂圭之鋒铓有楞角。” 《史記·天官書》:“填星,黃色黃光芒者曰黃鐘宮。” 鐘氏《隸勢》:“煥若星辰。”
〔11〕蔡邕《隸勢》:“或輕筆內(nèi)投,微本濃末,若絕若連,似水露綠絲,凝垂下端。” 鐘氏《隸勢》:“或砥平繩直。”
〔12〕《左傳》:“重錦三十兩。”注:“重錦,錦之細熟者,以二丈雙行,故曰兩。” 《史記·呂不韋傳》:“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以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史記·平準書》:“黃金以溢名。”注:“二十兩為溢。”
〔13〕《黑藪》:六國時各以異體為符信。 制芝英書:或曰,漢代有靈芝三種,植于殿前,故作也。
〔14〕《漢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 注:為蟲鳥之形,所以書幡信也。”
【賞 析】
本文重點論述了書法藝術(shù)中飛白一勢的特點。鮑照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將飛白書勢的形態(tài)、作用、妙境一一寫出,使靜態(tài)的視覺藝術(shù),變成具有動態(tài)美的藝術(shù),使黑白的藝術(shù),變?yōu)樯拾邤痰乃囆g(shù)。此文用語多雄奇。
上一篇:駢文《雩都行記》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駢文《餞李副使藏用移軍廣陵序》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