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這兩首詩的寫作年代不可考,《玉溪生年譜會箋》 以為有所寄托,因而有所謂“詩意無可顯征,味 ‘東南日出’ 語,蓋亦為嗣復(fù)貶湖致慨耳” 之說。楊嗣復(fù)為文宗朝宰輔,曾批評過武宗。武宗繼位后便欲殺之,為崔鄲、崔珙所諫止,詔貶潮州刺史。其實,李商隱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中,而且在牛黨執(zhí)政時,他屢受排斥,武宗繼位后,作為牛黨的楊嗣復(fù)被貶,他雖不至于落井下石,卻也不大可能會為之“致慨”。所以,《會箋》 所說,多少有些穿鑿與牽強。一般的看法,都是把這兩首詩列入閨怨之中。
第一首分兩層,前兩句主要敘事,后兩句則借景抒情。“樓上黃昏” 交代地點和時間。李白 《菩薩蠻》: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lishangyi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李商隱正化用了這個意思。登樓望遠(yuǎn),思念遠(yuǎn)方的情人,為何要在黃昏時候呢?《詩·王風(fēng)·君子于役》 說:“日之夕矣,牛馬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這說明,她之遠(yuǎn)望全然是出于一種深切的思念,而這種期望又明明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既知望而不見,所以又臨樓卻步?!坝荨?,這既是行動,同時也反映出人物在瞬刻之間極其微妙的心理活動,詩人準(zhǔn)確地捕捉住這一細(xì)節(jié),極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出了人物細(xì)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而這種落寞與失望的心情又因環(huán)境而變得更為強烈:“玉梯橫絕月中鉤?!?“玉梯” 即樓梯。江淹 《倡婦自悲賦》: “青苔積兮銀閣澀,網(wǎng)羅生兮玉梯虛?!庇裉萏撛O(shè)無人登臨,其冷落與寂寞已自不能忍受,更何況思念的是自己的親人!兩地隔絕,音信茫茫,其失望就遠(yuǎn)比玉梯虛設(shè)要強烈得多。而偏偏這時又升起一彎缺月,斜照樓頭,這又加深了人物心中那種難得夫妻團圓的怨恨。在傳統(tǒng)的詩歌意象中,月圓是團圓的象征,“月中鉤”則自然是月虧時候了。詩人借此委婉曲折地表達(dá)了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十分得體。接下去是寫景:“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卑沤恫徽?,丁香緘結(jié),似乎都郁結(jié)著濃烈的愁緒。張說 《戲題草樹》 說:“戲問芭蕉葉,何愁心不開?!崩钌屉[在詩中正是化用了這個意思。這兩句既是 “比”,也是“興”,造語十分含蓄。以芭蕉、丁香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相聚而愁苦;同時又借物之愁引發(fā)人之愁,進而加深人之愁,實在是妙絕古今的名句,所以也歷來就為人所激賞。朱彝尊便批點說:“妙在同,又妙在各,他人千言不能盡者,此以七字盡之?!?/p>
第二首的寫法與上一首略異。起首兩句也是敘事:“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睂Φ谝痪洌瑲v來多以為典出漢樂府的 《陌上?!罚?“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钡鋵嵵皇寝o語上的借用而已。第一首是望歸,這一首則是送別。遠(yuǎn)行之人即將別去,閨中少婦唱一曲 《石州詞》 以寄離情。《樂苑》 說:“石州,商調(diào)曲也。又有舞石州。” 《樂府詩集》 載其詞:“自從君去遠(yuǎn)巡邊,終日羅幃獨自眠。看花情轉(zhuǎn)切,攬鏡淚如泉。一自離君后,啼多雙臉穿。何時狂虜滅,免得更留連。”離別之時,先喝石州,以暗示今后幽居的孤寂和對親人的思念,這就使這種離情別恨顯得更為哀婉與深沉。后兩句是抒情:“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边@是直抒,詩人化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西京雜記》 所載:“ (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yuǎn)山,臉際常若芙蓉?!绷硪皇?《事文類聚》 引 《炙轂子》 語:“漢明帝宮人掃青黛娥眉?!痹际切稳菖拥那嘻?。詩人借用了這一比喻,來寫思婦的愁眉不展與內(nèi)心的悵惘,自從情人別后,總是黛眉長蹙,其實,就是眉若春山,也容不下這許多的愁緒,將眉黛與愁結(jié)混合在一起寫,妙語雙關(guān),既婉曲而又新巧,因而成為寫愁的名句,為后人所仿效。金代元遺山 《鷓鴣天·妾薄命辭》便說:“天也老,水空流,春山供得幾多愁?桃花一簇開無主,盡著風(fēng)吹雨打休。”這顯然是從這里引申而來的。
上一篇:李商隱《代元城吳令暗為答》
下一篇:李商隱《代魏宮私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