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李好古《沙門島張羽煮海》原文與翻譯、賞析
【罵玉郎】 可知道龍宮美女多嬌態。想當時因有約,則今日獨尋來,拼的個舍殘生做下風流債。那龍也青臉兒長左猜,惡性兒無可解,狠勢兒將人害。
(張生云) 可怎生恁般利害。(仙姑唱)
【感皇恩】 呀,他把那牙爪張開,頭角輕抬。一會兒起波濤,一會兒摧山岳,一會兒卷江淮。變大呵乾坤中較窄,變小呵芥子里藏埋。他可便能英勇,顯神通,放狂乖。
(仙姑云) 秀才不知。這龍是輕易好惹他的?(唱)
【采茶歌】 他與云霧片時來,動風雨滿塵埃,則怕驚急烈一命喪尸骸。休為那約雨期云龍氏女,送了你個攀蟾折桂俊多才。
自古美滿愛情多歷磨難,人間情感如此,人神之戀亦如此。《張生煮海》 與《柳毅傳書》 被譽為元代神話劇雙璧,都寫讀書人與龍宮女兒之戀,寫人與神的懸絕阻隔,及其對愛情的影響挫折,又都寫了真摯愛情的最終勝利。此處張羽與龍女別后愈覺難舍,不能等到數月后的中秋節相會,追趕到海邊,見海水蒼茫,無跡可求。但天無絕人之路,幸遇大有神通的仙姑毛女,向她吐訴心聲。三曲為毛女所唱:
那龍也青臉兒長左猜,惡性兒無可解,狠勢兒將人害。
三句將龍的獰惡之像畫出。左猜: 猜疑。青面獠牙、乘云駕霧的龍極為可怖,這是龍 (也包括龍女) 的本相,而美貌的龍女只是其變相。“拼的個舍殘生做下風流債”,指的是張羽癡意求婚之舉,似乎在勸誡,并暗示這樁婚姻是沒有好結果的。
【感皇恩】 一曲,進一步為龍畫像: “他把那牙爪張開,頭角輕抬”; 寫龍的神威,“起波濤,摧山岳,卷江淮”; 也寫龍的神通,“變大呵乾坤中較窄,變小呵芥子里藏埋”。這是與人世間全然兩樣的世界,是毫無人間煙火、人世溫情的世界,更是充滿危險的世界。以張羽一介儒生,又怎能在這種環境中生存。
三曲聯翩寫龍,又著重于龍的獰厲無情。由神法無邊的仙姑唱出,則仍在以嚇阻考驗張生對愛情是否堅定不移。如果說前兩曲是暗示,【采茶歌】 則是明說,“休為那約雨期云龍氏女,送了你個攀蟾折桂俊多才。” 送,即斷送,斷送前程也斷送生命。“約雨期云” 與 “攀蟾折桂” 顯然是對應的,在元雜劇中則常常和諧統一。《西廂記》 中的張生、《倩女離魂》 中的王生、《墻頭馬上》 中的裴生莫不如此。惟此劇中的張羽不然,盡管他也有“自幼頗學詩書,爭奈功名未遂” 之嘆,作者卻未給他安排下那攀蟾折桂的關目。
三曲說龍,意則在說給張生聽,則在揭破龍女的本來面目。張生總算聽明白了,總算有了些怕懼,只是還不能忘那月下聽琴的龍女三娘,忘不了手中的鮫帕和中秋期約,色膽包天,癡情驅逐了怕懼,他還是要懇求仙姑給予幫助。
張生可算是一個有情的志誠君子了。
上一篇:《江州司馬青衫淚》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沙門島張羽煮海》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