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吟
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云構發自然。
氣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謝道韞是東晉謝奕的女兒、王羲之的兒媳,王凝之的妻子。東晉王、謝兩家的女輩中,她是最有才華的作家,能詩善賦,而且精通玄理,自負才辯,往往折服談玄名士,頗有男子氣。今存其詩二首,都不作呢喃語.而有談玄氣。
《泰山吟》又題作《登山》,仿佛登臨泰山之作,其實謝道韞從未到過泰山。這首詠泰山詩,乃是一首玄言詩,多半是如同孫綽《游天臺山賦》一般的臥游遙想之作,贊嘆自然造化的杰作,抒發隱逸山林的志趣,頗合時人評她的風度之語曰: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晉書·謝道韞傳》)
詩的前六句贊美泰山。詩人并不對東岳岱宗的神圣尊嚴進行儒家傳統的禮唱,而是以道家觀念贊嘆泰山的自然完美。雄偉高大的泰山,以極其清秀的靈氣直沖青天;它的山巖洞穴仿佛天然間隔的空虛宅院,寂寞無聲,幽靜深邃;它絕非人間工匠的制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開發的高樓大廈。莊子有言, “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萬物之本也”(《莊子·天道》)??梢娺@座天工神斧的自然大廈十分符合老、莊的審美理想,也恰是魏、晉玄談名士的絕妙林下佳境,氣質投合,心靈融合。因此詩人深為感慨,恍然大悟,對天發問,自嘆波動,于是決心隱居山林,以為歸宿。后四句便是以泰山的寂寞虛靜與風云氣象的萬千變化對比,責問變幻莫測的風云氣象究竟是什么東西,竟然這樣使她的思想波動不定,迷失了根本大道?!兑捉洝は翟~》說,《易經》概括了一切變化, “為道也屢遷”, “唯變所適”。這是相傳為圣人孔子的訓誡。詩人從泰山所獲的啟示,發現圣訓不對了,有點激憤。于是她決心走老、莊的道路,離開這變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這樣美妙的寂寞幽靜的環境中生活,恬然無為,達到“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一,安享天賦的自然壽命。看來詩人厭煩了人間滋事多端,實在難以適應,所以體會到道家思想的好處,希望過清靜的生活,延年益壽。
實際上,這是一首贊美泰山而抒發人生根本途徑和歸宿的哲理詩,而明確的好道非儒,便使之屬于論者往往貶薄的玄言詩。但它頗有激情,并不“平典似道德論”(《詩品序》);雖非上乘佳品,卻也不“淡乎寡味”。它的明顯特點是以理觀景,以情寫境,理以情出,情歸于理。所以寫景不多描摹自然形態的具體美感,而只見泰山雄偉清秀的氣質,眼底一座寂寞虛靜的高樓大廈,深為鐘情,理想歸宿,恰可委托終身,寄寓此生。這是以道家思想來感受泰山的清高優美所在,把泰山視為自己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所以重在內心的表現,意趣的表述??陀^對象的虛化,卻突出了主觀形象的實體,讀者會感覺到詩人臥游泰山、神往隱逸的情態,理解她對人間多端的厭煩,而泰山的具體形象令人難以想象。這是此詩的藝術特色,也是它的詩意情趣,頗可一讀。
上一篇:江南曲|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泰山梁甫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