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吳歌
李 白①
秋 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②。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③。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④?
冬 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⑤。
【注釋】
①李白:見《長干行》。
②搗衣:洗衣時將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槌打。
③玉關:玉門關。這兩句說颯颯秋風,驅散不了內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對遠方征人的懷念。
④平胡虜:平定侵擾邊境的敵人。良人:指駐守邊地的丈夫。罷:結束。
⑤臨洮:在今甘肅臨縣西南,此泛指邊地。
【賞評】
《子夜吳歌》是六朝樂府吳聲歌曲。《唐書·樂志》:“《子夜吳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后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李白的《子夜吳歌》也是分詠四季,這是第三、四首。
《秋歌》前兩句寫長安月下,搗衣聲從千門萬戶中傳出。每到秋來,便是邊關將士們的妻子為其裁制寒衣的時候。在搗衣的時候她們想的能是什么呢?只有“秋風吹不盡”的、對玉關良人的牽掛。“情”豈能被風“吹”盡,然而詩的好就在“似乎無理”,想去卻“有理有情”。這四句疏朗而宏大,已經盡善盡美,詩人卻加上一句最實在的話: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由一個至大的境界縮小到一個女子心底的呼喚。這一句使得整首詩更加真摯有情。
《冬歌》是一段小劇。明早驛使就要出發,天寒地凍里,一扇小窗中,這個女子在趕制征袍。素手,是白皙纖細的手,她的心也是純潔嫻靜的。靜夜深寒,她不管自己已經冷透凍僵了,只擔心明天不能把溫暖的棉袍交到驛使手中,致使良人受寒。她自己已經很急很趕了,忽然又想,這么遠的路,棉袍什么時候能到丈夫手中呢?這就不在她能掌握的范圍里,故此又添一層擔心。這個轉折實在寫得非常細膩動人,思婦全然在為愛人著想,忘記了自己。這是人間最溫暖淳厚的感情,詩人用小小一隅的景象來表現,設色、氛圍都渾然天成,令人感動。
【詩評選輯】
①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二:意愈淺愈深,詞愈近愈遠,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
②清·王夫之《唐詩評選》:前四句(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③清·田同之《西圃詩說》: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
上一篇:李商隱《夜雨寄北》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宿駱氏亭懷崔雍崔袞》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