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詩歌·龔自珍·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選五)》鑒賞
龔自珍
其 一
只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
其 二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其 三
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
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其 四
九邊爛熟等雕蟲,遠志真看小草同。
枉說健兒身手在,青燈夜雪阻山東。
其 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己亥雜詩》這個大型組詩,是龔自珍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四十八歲時寫的。這個組詩擁有315首七言絕句,是我國文學史最大的一個組詩。這年農歷四月,作者因不滿朝政,托父病辭官南歸,后又北上迎取眷屬,于南北往返途中,陸續寫了這三百十五首短詩,歷時約八九個月,其內容與格調,由于不是同時寫成,往往有所不同。但字字出于肺腑,寄寓作者身世,紀錄作者途中經歷、見聞與感觸,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故總題為《己亥雜詩》。讀完此組詩,可略見作者的生平、思想和抱負。因此,它帶有自傳性質。用這種規模宏大的組詩形式來寫“自述”,確有獨創性,很值得重視。
本書選讀其中的五首,即:原列其五、八十三、一百二十五、一百三十和二百九十八。以下分別加以講解。
* * * *
現在,先看其一:
只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
此詩的第一聯是寫水路運糧的繁忙與艱難。它說,別只算一船一纖用人共計十多個,如細細點一下每日經渡此河的上千只糧船,所化勞力可多著呢! 試想十多個“千”,是多么大的一個數目呀! 這里的籌,原指記數或計算用的小竹牌。此名作動用,即計算。纜,原是系船的纜索,此指拉船之纖繩。夫,運糧船的纖夫。
詩之第二聯,記夜聞纟牽夫號子引起的感受。它說,我在京當官時,也享受過朝廷的俸米,現在一聽到夜里運糧的號子聲,總忍不住酸淚如雨地涮涮地落了下來。
為什么呢?原來以為種糧難,其實,運糧也挺難啊! 一聞號子聲,心潮激蕩,多種情感交織出現:有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也有對自己食官俸的自愧,更有對清統治者的盤剝、奴役人民的憤懣等等。淚泉,受到種種感情的沖擊,于是淚雨滂沱。這里的糜字,是糜費、耗費。太倉粟,太倉,原是京都積存谷物之府庫。太倉粟,即指朝廷的俸米。下句的邪許(讀yé爺hǔ虎),象聲詞,此指拉纖時呼唱的號子。
次看其二: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這首詩,作者曾有自注云:“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詞萬數,道士乞撰青詞?!笨芍娙司褪菍⒆约貉垡姷倪@賽神會上的天上諸神,引發了“天公”、“風雷”的構想,表現清王朝統治下的死寂局面。這就是說,要使全中國(即九州)能夠生氣蓬勃,就得依恃一場從天外刮來的急風驚雷,才可打破這個令人可哀的、窒息的沉悶局面。
這是上一聯的大意。下一聯是說,這還不夠,還要解除種種清規戒律,希望天公爺爺重新振作起來,讓各種有用人材降到人間來。
這里補釋幾個詞語:
禱詞——原指祈求神祇,此指求神的人們。
青詞——道士齋醮用的一種文體,用朱筆寫在青藤紙上,亦稱“綠章”。
萬馬齊喑——語出蘇軾《三馬圖贊序》:“振鬣(liè獵)長鳴,萬馬齊喑”。此借喻清王朝統治使人們的思想受到嚴重壓抑。喑(yín音),啞也。
抖擻——振作起來。
這首詩大家很熟悉,幾乎家喻戶曉。的確,它寫得也很好,它構思新異,主題鮮明。上述作者自注中已說到,詩人借寫“青詞”這個舊形式來一個“借題發揮”,結果將“祝文”、“禱詞”寫成了一篇指謫時弊、討伐統治者的一紙“檄文”;將一首七言絕句,變成抒發自己希冀以激蕩風雷掃除一切污泥濁水,出現新局面的抱負的篇章。這種構思,豈不別具一格,挺有新意的嗎?
再次看其三:
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
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 一分 《騷》。
作者在此詩題下自注云:“舟中讀陶詩?!?br>
這里,作者化用了辛棄疾詞《賀新郎》的句意,其中云:“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钡谝宦撌钦f,陶潛的氣度,很像諸葛亮那樣的爽朗雄豪;陶之品格,像是青松與秋菊那樣高潔無瑕,萬古長存。因為詩人在讀陶詩中常見到對松菊的歌詠,故借以稱頌他。
第二聯的第三句是說,別以為陶潛內心真的是那樣恬淡平靜(因為常有人把陶詩風格看成是:自然恬淡的。龔自珍針對這一點發表自己不同看法。)那么,陶詩究竟是怎樣的風格呢?此詩的第四句點明了陶詩的真正面貌:三分中是諸葛亮那樣的豪情壯志;一分是屈原那樣的郁忿牢騷。詩中的臥龍,即指諸葛亮;梁甫,即古樂府曲名《梁甫吟》?!度龂尽ぶT葛亮傳》有云:“亮躬耕垅畝,好為《梁甫吟》?!彬},即指屈原的《離騷》。
這是一首詠古自喻之詩。主要是借對陶潛詩歌表面平淡、骨子里充滿豪氣和不平的評價,來表明自己的心志。
又次看其四:
九邊爛熟等雕蟲,遠志真看小草同。
枉說健兒身手在,青燈夜雪阻山東。
這首詩是作者自京歸杭時,在旅店的燈下寫成的,是一首感懷詩。
在這里先釋幾個詞語:
九邊——明代分北方的邊防為九區,命大將統兵鎮守,稱為“九邊”。即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固原和甘肅等九鎮。此指邊防和御敵的學問。
雕蟲——即雕蟲篆刻之小技,比喻詞章之事。語出《法言》或《北史》?!侗笔贰だ顪唫鳌吩疲骸皣L謂魏收曰:‘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br>
遠志——這里語含雙關:遠志,原是一種藥用植物,又名“小草”。此處,借以說自己的遠大抱負不能實現?!斑h志”者,徒成一小草而已。
青燈——油燈之光。因古時用青油點燈,所發之光是青色。
下邊語譯全詩:
在青燈下感時傷懷,悲嘆自己滿腹經綸,虛抱自己治國御敵的經世之學;徒存一副健兒身手,無用武之地,那遠志宏望,終究未能實現,如今只落得一個辭官歸里,在這南歸途中又雪阻山東(東平旅邸)。
最后看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也是一首自喻詩,是寫自己離開北京時的感受的。用“落紅化春坭”的比喻,表明自己的愛國之志,說自己雖然不斷遭受摧殘打擊,但仍寄希望于祖國的未來,表現了一種始終不渝地為祖國效力的積極精神。
龔自珍童年就住在京城,二十九歲以后,就在朝中任職,居住二十多年,交有許多具有進步思想的朋友。因此,當他要離自己久住之地的時候,不禁愁思油然而生。作者就是把這種情懷寫進了詩中,特別是最后兩句備受稱頌,已成為名句,至今還在人們文章或口語中活著。
上一篇:《近代詩歌·丘逢甲·歲暮雜感(十首選一)》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詞·白居易·憶江南(三首)》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