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詩歌·于謙·詠煤炭》鑒賞
于 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這是一篇擬人化的詠物詩,并借物言志抒情。一般的詠物抒情,在古人詩詞中并不少見,但以“煤”喻已、借物言志者卻不多見。詩人怎樣從“尋常燃料”身上發掘了誘人的詩意,卻是很值得探究。
****
現將這首七律,加以分聯解說——
首聯:混沌藏烏金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混沌,是說宇宙開辟之前的景象。據古籍《三五歷》載:“未有開地之時,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
烏金,原是一種金與銅的合金。此喻指煤炭的高貴價值。陽和,原指暖和的陽光。此指煤炭的熱力。這一聯是說,開鑿自然界的礦山,就可取得價值如烏金的煤炭,而它就會將自己蘊藏的全部熱能為人類服務。
這是詩人首先向人們交代了“煤”的歷史背景和“久藏深山”的善良苦心,并為以下的鋪陳創造了條件。
頷聯:送溫暖,致光明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爝火,即小火把。《莊子》:“爝火不熄。”爝,讀jué爵。這是說,煤炭燃燒像熊熊火矩,使人感到溫暖,猶如大地回春;用大爐子燃燒的煤炭,熊熊光焰就可以打破黑暗,迎來光明。
這是一聯屬對整飭,間用迭字加以修飾,感到特別富有韻味。詩人在此,首先強調了煤炭的第一功能,即,給人類溫暖與光明。煤炭,還有一種很重要的功能留到下一聯再說。
頸聯:以天下為已任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
在此,先詮釋鼎彝一詞:它原是古代飲食器具名稱。鼎,古代食具;彝(yi夷),古代飲具。后來專指帝王宗廟中的祭器。
據此,這一段的前句,可以有兩種解說,即:一說,人類生活都將依恃煤的力量;另一說,如果把“鼎彝”引申為國家之根本,那此句則含有“以天下為已任”之意。所謂生成力,即指煤是眾物促成的原動力量。
再釋鐵石一詞。古人往往相信煤是由久埋地下的鐵石變成的(當然,這不足信)。因此,這聯的后句說,鐵石其形雖失,但它為人類造福之心猶存。
尾聯:崇高獻身精神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這一聯造語平易,明白如話,它是說,只希望老百生都得到溫飽,生活幸福,即使讓我粉身碎骨也不在乎。這是一種為社稷、為民眾“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偉大獻身精神。
這種崇高精神,在詩人身上是一貫的。在他少年時代就曾寫過一首七絕《石灰吟》,云: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可見,“要留清白在人間”、要為人類謀幸福,乃是詩人始終追求的最高目標,也是于謙人格精粹之所在。
上一篇:《兩宋詩歌·王十朋·詠柳》鑒賞
下一篇:《近代詩歌·黃遵憲·哀旅順》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