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王和卿·[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鑒賞
王和卿
彈破莊周夢,兩翅駕東風,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難道風流種,嚇殺尋芳的蜜蜂。輕輕的飛動,把賣花人扇過橋東。
這篇小令是王和卿今存二十多首中最為著名的一首。據(jù)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二載:中統(tǒng)初年,燕市(今北京)有一巨蝶,其大異常,王和卿同好友關(guān)漢卿一起去看了這只大蝴蝶,后即寫了這首《醉中天·詠大蝴蝶》。由于小令特色顯著,作者也因此大大揚名。
本小令,樂調(diào)屬于“仙呂宮”,是元曲常用的六宮之一。這個宮調(diào)的聲情主清新邈遠。“醉中天”,曲牌名。字數(shù)定格為:五、五,七、五,六、四、四,共七句七韻。首二句一般要對仗。
* * * *
王和卿是一位以滑稽佻達聞名的散曲作家,他善于兼用夸張與比擬兩種藝術(shù)手法寫景狀物。這篇小令就是最具典型性的一首。
它從各個側(cè)面來極寫蝴蝶之“大”——
它的雙翅能駕起呼嘯的東風,一振一彈,把個千百年來流傳的“莊周夢蝶”,掙得破破碎碎。此處作者征引了《莊子·齊物論》中的一只典實,即說他曾經(jīng)夢見自己化成蝴蝶,翩翩欣飛。這里是借“莊周夢”為蝶翅所彈破,來喻蝴蝶胴體之大。
它的口腹之大,能將“三百座名園”的千萬朵百花,“一采一個空”。這不僅說明它的貪婪本性的狂大,同時也表現(xiàn)了它的橫行地域之廣闊。
它的淫威紋飾,竟把正在“尋芳”(采花吸蜜)的勤奮群蜂,都嚇得遠遠逃離。這里所說的“風流種”,即指尋花問柳者。
它的生性更是狷狂無忌,竟敢用自己“輕輕的飛動”,就“把賣花人扇過橋東”。看,這多么張揚,多么厲害喲! 此處的“賣花人”,實際應當包括“賞花人”。因有買才有賣,有處賣,才會有人買,兩者互為作用。在這一句,作者化用了宋人謝無逸的《蝴蝶詩》:“江天春暖晚風細,相逐賣花人過橋。”
* * * *
這支曲不論在用事征典上,或者運用夸飾和比擬、借喻等手法上,都比較貼切自然,使形象生動立體,更具誘惑力,令人讀了有啟迪,發(fā)人深思。
前人對這支曲的寓意,原有兩種相異見解:一種認為,它表現(xiàn)作者自己的玩世不恭、放蕩不羈的胸懷;另一種則認為,借大蝴蝶來刺元代那些“以玩弄女性為能事”的“花花太歲”。很明顯,后一說比較符合作者創(chuàng)作此曲的原意。試想,現(xiàn)實生物界誰見到過有那樣碩大無比,這樣怪誕不經(jīng)的大蝴蝶?事實上,它只能在虛幻、想象的藝術(shù)建構(gòu)中,才能出現(xiàn)。因此,這篇散曲寓有作者遙深的寄興,是很自然的,毫無疑義。
上一篇:《元代散曲·張養(yǎng)浩·[中呂]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鑒賞
下一篇:《元代散曲·關(guān)漢卿·[南呂]一枝花·不伏老(節(jié)錄)》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