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菩薩蠻》原文賞析
詠《青溪遺事畫冊》同其年程邨羨門 乍遇
東風人柳三眠起,秋千小院重門里。對對浴紅衣,鴛鴦塘上飛。
個人花底見,驚喜回團扇。含笑指鴛鴦,花時日日雙。
這是一首詠畫詞,所詠當為《青溪遺事畫冊》中的一幅圖畫。詞題的《乍遇》是作者根據畫中情景的自擬題,它描寫一對青年男女,在花下邂逅相遇,一見鐘情。全詞藝術地再現了畫中的境界。
上片詞以寫景開篇,“東風人柳三眠起”,“東風” 即春風,“人柳”即檉柳。據《三輔舊事》說:“漢苑中有柳,狀如人形,號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春風習習,檉柳在春風的簸動下忽起忽落,舞動著它的身姿,如同一個苗條的女子。檉柳旁的秋千架,就座落在庭院深深的重門內,姑娘們在池上浣洗著紅得耀眼的衣衫,池塘上有一對對的鴛鴦飛來飛去,這是一幅生動而形象的畫面,景物、人物、飛鳥等組成了有動有靜的圖畫。“鴛鴦塘上飛”的景物描寫,帶有明顯的象喻性,它們觸動了少女的心弦,喚起她們對未來愛情幸福的憧憬。
下片寫一青年小伙子在花下“乍遇”一位姑娘,姑娘又驚又喜,她帶著幾分少女的羞澀,急忙用團扇遮住自己羞紅了的面頰,團扇不時的在姑娘的手中轉動,一個含情脈脈,一個目光灼灼,彼此眉來眼去。忽兒姑娘伸出手指,含著微笑指著一對鴛鴦,似乎在告訴花下相遇的那位小伙子說:看,那一對交頸而眠的鴛鴦,在這百花盛開的春天,不是天天在一起嗎?“含笑指鴛鴦”的暗示性非常明確,這無異是愛情的許諾,愛神不知不覺地降臨在這一對青年男女中間。
這首詞既保持了畫中的鮮明形象,又通過詞人的再創造發展了畫面中的動感。詞中的少女形象神采飛動,躍然紙上。尤以寫動作表達心態見長,“驚喜”二字恰如其分地描繪出少女渴望愛情又有幾分害怕的心態。“回團扇”的動作,活畫出少女的嬌羞,“回”字表現出動作的變動過程,這是高手畫家難以達到的境界。“含笑指鴛鴦”的動作,真可謂“境會情真,寫照欲絕。” (《衍波詞·沈履夏序》)少女的笑容、姿態、眼神、視線等,宛然如在目前。詞中的主要人物是一對青年男女,作者寫這兩個人物時用了兩種不同的手法,明寫女主人而暗寫男主人。那位不露聲色的男青年,他的視線處處隨著女主人公而變化,時而死死盯住女主人公,“目灼灼似賊”; 時而隨著少女手指的方向,與少女的視線交織在一起,鴛鴦成了他們視線的交點,彼此色授神與,魂銷魄絕。筆墨簡凈,含蘊豐富,很耐人尋味。
上一篇:《宋褧·菩薩蠻》原文賞析
下一篇:《納蘭性德·菩薩蠻》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