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朝中措》原文賞析
早春書易玄九曲新居壁
草堂移住古城隈。堂后水平階。要結(jié)柴桑鄰里,不須鷗鷺驚猜。
行廚竹里,園官菜把,野老山杯。說與定巢新燕,杏花開了重來。
這首詞寫隱居自樂的生活情趣。詞題點明此詞作于初春,是遷居新屋后寫在壁上的。作者工書法,喜作詩詞,于此也可見其平時生活情趣。
“草堂”二句寫新居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huán)境。用茅草蓋的屋稱“草堂”。古時文人常稱山野間的住所為草堂,有自謙卑陋的意思。如杜甫在成都有草堂,白居易在廬山有草堂。張雨的草堂新居座落在“古城隈(wēi威)”,也就是城中彎曲偏僻的地方,堂后臨水平階,環(huán)境幽靜。三、四句進而說明隱居之志。江西九江西南有柴桑山,陶淵明故里栗原里就靠近柴桑山,故又稱柴桑里。“要結(jié)柴桑鄰里”,就是要象陶淵明那樣躬耕自食,與山民結(jié)鄰。“不須”句是說欲與鷗鳥結(jié)盟為友,并無其它惡意,要其不必多疑。這里用鷗鷺忘機之典,說明隱者無半點俗念,心地淡泊。許多田園詩人(詞人)常用此。
下片主要寫山林情趣。“行廚竹里”是沿用杜甫《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并攜酒饌》詩中的句子:“竹里行廚洗玉盤,花邊立馬簇金鞍。” “行廚”是指出行途中臨時烹飪的設備。“行廚竹里”就是野餐。在一起野餐的是什么人呢?就是“園官”、“野老”。“園官”指管理菜園者。“菜把”,即“菜束”,用一束菜做下酒菜。這三句表明作者與“園官”、“野老”一起,就地取材,飲酒為樂。這是“柴桑鄰里”二句的延伸與充實。主要圍繞著人與人的關系來寫,意在說明自己與山民相處融洽,彼此無猜,沒有世俗的煩惱和官場的丑態(tài)。生活平靜,心境自然閑適,對自然界的花鳥也產(chǎn)生好感。草堂的主人,對新來筑巢的燕子表示歡迎,深感欣喜。“說與”二字雖平常卻傳神。主人似乎忘記了燕子是不通人語的,以親切和藹的口氣與燕子“對話”,希望燕子明年“杏花開了重來”。全詞表露了作者對山林野趣的追求和神往。在作者的筆下,呈現(xiàn)出一幅山林情趣圖: 古城、草堂、竹林、菜園、園官、野老、鷗鷺、新燕、杏花,景色清新淡雅,頗具山林野趣。在這幅畫面中,洋溢著純樸友好的氣氛,投射著淡于功名利祿的心影。這里遠離塵世,別有洞天。置身于這樣的天地里,能與純樸的山民一起分享大自然的恩賜,交流真摯的情感,可謂人生最大的樂趣。
上一篇:《白樸十首·朝中措》原文賞析
下一篇:《萬樹·楊柳枝》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