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樸十首·念奴嬌》原文賞析
題鎮江多景樓,用坡仙韻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覽南州風物。落日金焦浮紺宇,鐵甕獨殘城壁。云擁潮來,水隨天去,幾點沙鷗雪。消磨不盡,古今天寶人杰。遙望石冢巉然,參軍此葬,萬劫誰能發?桑梓龍荒驚嘆后,幾度生靈埋滅。往事休論,酒杯才近,照見星星發。一聲長嘯,海門飛上明月。
白樸這首《念奴嬌》,是依蘇東坡同調《赤壁懷古》的原韻為鎮江北固山上的多景樓所作的題詞。全詞寫傍晚在多景樓上的所見所感。首二句挈領全篇,純粹是北人久慕江南口吻,“信”、“快”二字,活托出乍一登覽所發出的由衷喜悅之情。“落日金焦”二句,具體寫多景樓上所見:熔金般的落日映照著江面上浮動著的建有天青色廟宇的金、焦二山,而俯視樓前,圍繞北固山岡的鐵甕城,幾經兵火,只剩得殘垣頹壁,一片荒涼。“云擁潮來”三句,進一步寫登眺所見,視野更為開闊:一派水天相接處,潮生如云涌而起,潮落如隨天而去,只有點點雪白的沙鷗,在江上低飛狎游。正是人事已非而江山依舊,不免令人黯然神傷。末二句,卻從低沉處重新振起:東去的江水淘不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因為這里原本就是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唐王勃《滕王閣序》)的好所在。
詞的下片,則以“遙望”郭參軍墓引起對故國往事的追懷。過片兩句更深一層寫樓頭所見,與開頭的“一覽”句緊密呼應。“石冢巉然,參軍此葬”,指的是金山下的簰山,其山盡為巉石生成,隱約露出水面,相傳東晉曾任王敦幕中記室參軍的郭璞即葬于此,故稱“石冢”。“萬劫誰能發”是有慨于鐵甕城的殘破,轉而以郭璞墓的完好來作對比,言水火無情,人事滄桑,從古及今,只有郭璞想得周到,選擇水中石山作為墓地,因此他的石冢無論經受什么樣的災情劫運,也不會被發掘。“桑梓龍荒”二句,是哀惜國亡家破以來,戰爭頻繁,生民涂炭之苦,這是詞旨所在。但迅即以“往事休論”剎住,給人以一種言未盡而意無窮的感受。以下二句是“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之意。結句最為突兀,滿腔愁怨,訴之于一聲長嘯,而這時夜幕臨江,一輪明月飛上了焦山之東的海門。這個煞尾,不僅呼應了“落日金焦”,而且正如聆聽他的長嘯之聲,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兩宋詞人寫多景樓,多以豪語、悲壯語出之,白樸此作,卻別具一種剪雪裁冰的襟抱。
上一篇:《黃景仁·憶秦娥》原文賞析
下一篇:《余懷·念奴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