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鈞·南鄉子》原文賞析
題水南村舍圖
何處水南村?綠是溪光白是云。飛過一雙閑翡翠,柴門。十里桃花不見人。
雙槳蕩吟魂,來看揚州月二分。冷雨寒風兼小雪,黃昏。一樹梅花不算春。
傳統繪畫的突出特點是寫意而不寫實,在對客觀外物的把握中包含著畫家獨特的審美創造。依附于繪畫的題畫詩或題畫詞在對畫中意境的傳達再現中,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這同樣也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
這首題畫之作分上下兩片,分別表現兩種不同的境界。上片以“何處水南村”發端,提出一個問題。問誰?詞人所面對的是《水南村舍圖》,他所問的對象當然就是這幅畫。水南村在什么地方? 當然在這幅畫的意境中。在這里,詞人并不是要追問水南村的實際處所,而是表明他對藝術假定性的理解。在這個意境之中,綠色的溪水與白色的云,一雙翡翠鳥與十里桃花,虛實相間,表明詞人對畫面特點的準確把握和對畫中意境的充分領受。不僅如此,詞人還通過“綠——是——溪光”、“白——是——云”這種判斷句式,把“溪”、“云”這兩種事物與本身的“綠”、“白”這兩種色彩分離開來,顯示出詞人不同于畫家的獨特審美方式。詞人筆下的“十里桃花不見人”一句,不僅再現了畫面中的桃花,而且,“不見人”是以應該“有”人為前提的,“桃花”因為“人”的欣賞才顯示其美,這樣,詞人的筆下還表現了畫面中沒有的“人”。
這首詞的上片從大處著眼,顯得豐富多彩,鮮明生動; 下片則從細處落筆,顯得幽深孤峭。“雙漿蕩吟魂,來看揚州月二分”,是化用唐人徐凝《憶揚州》中的詩句: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詞人用“吟魂”代指畫中的詩人,以無形寫有形,充分把畫中詩人詩意化了,在月夜到來之前的黃昏時分,“冷雨寒風兼小雪”,只有“一樹梅花”開放,完全是春天將到未到的景象。
上片寫“十里桃花”,仿佛是盛春時節;下片寫“一樹梅花不算春”,又仿佛是初春。上片所寫的境界光亮、鮮明,下片則明確點出“黃昏”。如何理解上片與下片的這種差別呢?也許詞人所題的《水南村舍圖》包括兩幅圖畫,各表現兩種不同季節的不同意境。也許詞中的兩種景象同時出現在同一幅圖中,作為寫意而不寫實的傳統繪畫,完全可以采用“雪里芭蕉”似的構思方法。也許是詞人對同一幅畫中同一種景象的兩種感受。總之,這首詞本身作為藝術品,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它所表現的兩種境界都是屬于春天的。從初春到盛春使人感受到勃勃生機,從盛春回溯到初春同樣耐人尋味。
上一篇:《張翥·南鄉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劉因十首·南鄉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