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齊風)》言情贈友詩歌
俟我于著乎而,
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瓊華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瓊瑩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
充耳以黃乎而,
尚之以瓊英乎而。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張望迎娶她的夫婿時的所見。
詩將筆墨專注在夫婿“俟我”這樣一個特定的場景上,反復描寫等待中的夫婿的動人形象——僅僅以“充耳”代表的動人形象。
第一章中所謂的“著”,指古代宅院內大門與屏風之間的地方。“充耳”是古代人掛在冠冕兩邊的飾物。上邊結有不同顏色的絲線,從帽上一直垂到當耳的地方,所以叫“充耳”。我們看,那位整妝待出的女子或從窗口之中,或從門隙之間張望到夫婿已經來到門屏之間等待著她,心情自然十分激動。不用說,夫婿在她此刻的目光中是衣帽光鮮、形象俊雅、楚楚動人的。然而,此時的她不可能張望得太久太細,大概只是一瞥數瞥留下的印象,所以,那結有白絲線的充耳和充耳上加著的漂亮紅玉,便最深刻地打入她的腦海之中,也最突出地寫入這詩里。作者借充耳這“一斑”描畫了整個人的肖像,也含蓄地透露出主人公此時的心理狀態。
這里,“乎而”為重疊語氣詞,它們在全詩的每一句后出現,使全詩始終有著一種詠嘆不已的感情色彩?!碍偂敝傅氖浅嗌??!碍側A”的“華”以及二、三章中“瓊瑩”的“瑩”、“瓊英”的“英”皆指赤玉上的漂亮光芒。白絲線,紅玉飾,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到第二章,將夫婿等待的位置更換為“庭”,突出寫充耳上的青絲線; 到第三章再更換為“堂”,突出寫充耳上的黃絲線。根據 《詩經》 的章法習慣,這是重章疊句、同意重復時少數字眼的更換,是口頭創作、合樂而歌的需要所致。但是,仔細揣摩,其中也有曲折而細微的意味變化。門屏之間叫著; 階前空地為庭; 正房中間稱堂。那么,由著而庭而堂,這便是那女子張望到夫婿逐漸走近自己居室的過程,也是那女子期盼著出門隨嫁時刻到來的心理過程。俟處不同,并且是由遠而近,愈近愈顯出心情的緊迫、激動。一種美好的人生心理體驗隱約于這過程之中。她所看到的夫婿充耳上絲線由素而青而黃,則是把紐結在一起的三色分開來寫,用字變化之間,以盡力鋪排人物的漂亮、可心。
《詩序》 曰: “著,刺時也。時不親迎也?!奔词钦J為當時齊俗娶妻不能親迎,這首詩便陳親迎之禮來諷刺之。今天看來,這首詩題旨并不在于刺,而是具體描寫嫁時情景以表達對于美滿的愛情、婚姻的渴望與期盼而已。
上一篇:《菩薩蠻》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袍中詩》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