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運·浣溪沙》原文賞析
題丁兵備丈畫馬
苜蓿闌干滿上林。西風殘秣獨沉吟。遺臺何處是黃金? 空闊已無千里志,馳驅枉抱百年心。夕陽山影自蕭森。
這是一首題畫詠物詞,以詠馬來詠懷。
丁兵備所畫的這匹馬,我們已無從見到,王鵬運的詞也沒對這匹馬的外貌作任何正面描繪,象杜甫寫大宛胡馬詩那樣,把馬的“瘦骨”、“雙耳”、“四蹄”都來一番逼真維妙的刻畫,它的特點是遺形寫神,通篇運用側筆從背面敷粉,以馬所處的客觀環境景物來烘托、渲染馬的神情,表現馬的內在精神狀態。
上片首句,寫在為皇帝養馬的上林苑中縱橫雜亂地堆放著馬的飼料。苜蓿是一種喂馬的豆科植物,最早的苜蓿種是漢武帝時由張騫從西域大宛國(素以產“汗血馬”著稱)帶回來的。上杯苑故址在今陜西長安縣及周至縣界。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漢武帝得烏孫及大宛良馬,均養于上林苑中。次句寫在衰颯凄楚的西風中,一匹老馬獨自對著殘剩的草秣在沉思猶疑。這匹老馬為何“獨沉吟”?試將上林苑中的“苜蓿闌干”與上林苑外的“西風殘秣”加以比照,榮寵屈辱、高貴低賤判然分明。老馬沉思吟味,滿腔悒郁不平,不禁從內心發出“遺臺何處是黃金”的感嘆:英主燕昭王的黃金臺在哪里!“遺臺”指戰國時燕昭王置千金延請天下士的黃金臺,又稱金臺、燕臺。作者多次在詞中提到燕臺(如《滿江紅·敬書岳武王〈贈吳將軍寶刀行〉墨跡后》、《西河·燕臺懷古》、《摸魚子·以匯刻宋元詞贈次珊》等),表達了對求賢若渴的燕昭王的追念之情。此處的“遺臺”嘆惋,也流溢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哀怨。
下片換頭以下,愈轉凄怨?!翱臻熞褵o千里志”句是化用前人詩意。杜甫《房兵曹胡馬》詩:“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睙o空闊,即能越澗注坡。此指有騰空越野的好本領。曹操《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王鵬運此句將杜甫、曹操的詩意作一正一反的結合,比起詩意的正面引述,在內涵上便顯得豐富、曲折。為何這匹驍騰一時的駿馬如今失去了千里橫行之志?下句“馳驅枉抱百年心”的“枉”字透出了其中消息。這匹馬曾經懷抱壯志,馳驅疆場,塞獻出自己的血汗,然而它一生的奉獻最終未能取得應有的報償,徒然枉費了一片拳拳忠心。結句“夕陽山影自蕭森”,形象地刻畫出老馬在日薄西山境況中的蕭瑟凄涼之情。
這首題畫詞,是以詠馬來詠懷。作者處于江河日下,國脈如縷的清代末季,從詞所描寫的“西風殘秣”、“夕陽山影”的氛圍中,從“枉抱”、“已無”的獨自“沉吟”喟嘆中,可以感受到詞人“其遇厄窮、其才未竟厥施”的“郁伊不聊之慨”(朱祖謀《半塘定稿》序)。從詞中對燕昭王黃金臺的聲聲呼喚中.可以聽到詞人對無求賢用賢之心的當今統治集團的失望不滿。作者在《少年游》中寫道:“拏云心事記當年,天路許追攀”,“而今憔悴干戈里,老子已癡頑”。作者“孤懷郁郁誰語”的遭遇和心態與詞中的這匹落拓老馬何其相似乃爾。他的摯友朱祖謀評價他的詞“于回腸蕩氣中,仍不掩其獨往獨來之慨”,而他“大以為知言”。這首詞便是最好的例證之一。我們看到作者從寫景、詠物、抒懷、議論的“回腸蕩氣”中,由物及人,由形入神地塑造出“獨往獨來”的“馬”這一抒情主人公形象。詞語深婉凄楚,詞的氣象蒼茫渾成。詞作者承常州派之余緒,而發揚光大的成就,由此可見一斑。
上一篇:《陳子龍·浣溪沙》原文賞析
下一篇:《陳維嵋·浣溪沙》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