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鸞·虞美人》原文賞析
看 花
闌干曲護(hù)閑庭小。猶恐春寒悄。隔墻影送一枝紅。卻是杏花消瘦舊東風(fēng)。
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語渾難問。只知婀娜共爭(zhēng)妍。不道有人為伊惜流年。
《虞美人·看花》共有三首,此為第一首,選自《返生香》詩詞集?!稓v代詩馀》卷三十亦入選。從第三首的“近來多病損紅妝。不耐蕭條清晝臥琴床”兩句看來,大約是作者寫于去世前不久的病中,題作《看花》,實(shí)則惜花,她看到的全是易落之春花,透露出作者的一份傷感之情和一份難以排遣的無端的惆悵。一個(gè)十七歲的女孩,有著如此的哀傷情緒,是她在情感上趨于成熟的表現(xiàn)。
先看詞的上片。用欄桿圍護(hù)起來供人消閑的小庭園里,自然是有各色各樣的花,讓人擔(dān)心的莫過于寂靜無聲的春寒了 。“悄”在這里讀qiǎo(巧),寂靜無聲之意。因?yàn)椤罢€寒時(shí)候,最難將息”萬物之,靈的人類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嬌嫩的春花呢?“一枝紅”指紅杏花,即“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之意。杏花開得早,大約在陰歷二月里就盛開了,落得也早,在陰歷春寒猶峭時(shí)就落了?!芭f東風(fēng)”是就杏樹說的,即舊日相識(shí)的東風(fēng)。此處在寫法上亦有“隔墻送過秋千影”之妙,給人以無限的遐想。作者面對(duì)受到春寒摧殘之春花,怎能不動(dòng)心呢?在作者筆下的春景春花,不是生意盎然的盛景,也不是萬紫千紅的繁枝嫩蕊,而是早謝的紅杏花,一種春日里的秋意和迷離蕭索的境界,使人感到一種無窮的憂郁溢于言外。
再看詞的下片。仍然是在春寒之中,海棠睡去,尚未及開放,說明春時(shí)尚早,而梨花卻紛紛凋謝了。有的未開放,有的已凋零,作者感到這些凋殘之花想對(duì)自己說什么,而她亦欲向花問點(diǎn)什么,可是全沒有問。“渾”是助詞,全也,加重語氣。這里就比“淚眼問花花不語”的惆悵之情更深一層,不是問花花不說,而是花想說卻未說,作者要問也全難問。最后兩句是作者對(duì)花吐露的心聲: 你們只知道盛開的時(shí)候婀娜多姿,爭(zhēng)奇斗妍,卻不知道正有人在為你們惋惜即將流逝的年華?!傲髂辍?,歲月如流之意,是指花兒的生命短促。這是一份惜花之情,也是一份自傷之嘆。從作者同時(shí)寫的第二首的最后一句“只見花開不久便飄零”和第三首的最后一句“燕子不知花事已無多” 所表達(dá)的意思明顯可見。她的父親葉紹袁在編《返生香》時(shí),于此痛惜地批注曰:“句句自作摧戕之讖。”
陳廷焯說: “葉小鸞詞筆哀艷,不減朱淑真,求諸明代作者,尤不易睹也?!?(《白雨齋詞話》卷三)這話很有道理。這首《看花》就有情思幽逸,柔情婉轉(zhuǎn)的特色,讀來楚楚動(dòng)人。但是,作者的生命卻象易謝的花兒一樣,從大量有關(guān)記載小鸞死的文字看,她可能是死于對(duì)家庭溫暖的失落感和對(duì)婚姻生活的畏懼感的交互折磨之中。她是在婚前五日突然感到事情的緊迫,而走向死亡的,她最怕的“春寒悄”,竟然也落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她所付出的代價(jià)猶如早落的杏花,亦象褪落的梨花。臨終,她倒在母親的懷里,如殘凋的花一樣,亦是想說什么而終于沒說。讀此詞,聯(lián)系作者生命早逝的疑團(tuán),能不為她深深地惋惜嗎?
上一篇:《宋褧·菩薩蠻》原文賞析
下一篇:《屈大均·虞美人》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