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這首詩作于元和九年,當時,詩人丁母憂住在故鄉下邽。詩歌描寫秋夜鄉村月光下的景色。作者通過田野的空曠,秋蟲的鳴叫,月色的皎潔,大地的蒼茫,生動地描繪出大自然樸素的美。
首句寫霜后的草,草叢中不肯安歇的小蟲,給寧靜的夜晚帶來了一絲情趣;第二句點出夜晚村中空無一人,這使蟲鳴顯得分外有生氣;第三句寫作者走出門來張望,當他一眼掠過廣闊的田野,展現在他面前的是一片銀白世界:那月光下的蕎麥如同雪花一般。末一句道出詩人的觀感,也概括了村夜的全景。
此詩用七絕寫成,但卻押了入聲韻,朗讀起來,有一種急促的感覺,較好地襯托出夜間觀景看不真切的情形,同時也表達了作者久居下邽,遠離朝政及友人的不安。從字面上看,似乎是一首單純的寫景之作,而字里行間反映作者的心緒——一種不寧靜的心緒。
此作也可算是“眼前景,口頭語”、“沁人心脾,耐人咀嚼”的佳作。尤其是平暢的文字,古樸的風格,深為歷代評論家所稱道。如《唐宋詩醇》認為:“一味真樸,不假裝點,自具蒼老之致,七絕中之近古者。”
上一篇:白居易《勤政樓西老柳》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白居易《浦中夜泊》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