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崧·水調歌頭》原文賞析
萊陽姜如農先生,前朝以建言予杖,遣戍宣州。會遘甲申之變,不克往戍所。僦居吳門者幾三十年。癸丑夏,先生疾革。遺命家人曰: “必葬我敬亭之麓?!逼渥用阒賹W在從之,聞者悲其志重其節,私謚之曰: “貞毅先生”。維崧填詞以代迎神送神之典焉。
東海黃門老,疾革話悲酸。呼兒吾骨累汝,霜翦一燈寒。休返田橫島上,何用要離冢側,莫恤道途艱。憶奉重華命,遣往敬亭山。
三十載,憐弱水,幾回干? 鐵衣生既未著,鬼亦戍其間。此地層崖沓嶂,正接蔣陵鐘阜,紫翠涌千盤。若有人兮在,竦劍守重關。
姜埰,字如農,明朝萊陽(今山東)人。從小序中大致可看出其生平梗概。據《明史》卷258記載,他是崇禎四年(1631)進士,官至禮部給事中。因與崇禎一言不合,被送到錦衣衛,崇禎密旨令“潛斃之獄”。后經多方營救,才被拖到午門“杖一百”而幸免于死。第二年被保釋。隨后又一次入獄,直到崇禎十七年才出獄,命充軍宣州(今安徽宣城),因李自成攻下了北京而“不克往戍”。福王政權覆滅后,長期流寓蘇州,“幾三十年”,直到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病逝。臨死,姜埰叮囑他的兩個兒子: “吾奉先帝命戍宣州,死必葬我敬亭(宣州名勝) 之麓?!标惥S崧有感于此事,“填詞以代迎神送神之曲”,寫下了這首慷慨蒼涼的挽歌。
陳維崧的父親陳貞慧是著名的明季復社文人,福王當政時曾被陷害入獄。南明滅亡,陳貞慧隱居十余年,死在順治年間。姜埰的命運和陳貞慧頗有相似之處,而在清初,對前朝的一片孤忠特別能撥動遺老遺少們的心弦。因此作者寫來感情十分真摯深切。
“東海黃門老”,首句交代姜埰籍貫和身分?!皷|?!毕喈斢诮裰S海,萊陽位于膠東半島,臨黃海。姜埰曾任禮部給事中,漢代設有“黃門宮”,給事于黃門之內,故這里稱他為“黃門老”?!凹哺铩笔遣∥V??!凹哺镌挶帷?,臨終時訴說內心的無限悲苦。以下就是他臨終對家人的叮囑,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呼兒吾骨累汝,霜翦一燈寒”,似乎是向兩個兒子表白歉疚的復雜心情: 我這把老骨頭連累了你們,使得你們滿頭白發還在寒燈下苦讀。第二層是為自己選擇葬身之所?!靶莘堤餀M島上,何用要離冢側,莫恤道途艱。憶奉重華命,遣往敬亭山?!碧餀M是齊田氏的后代,韓信破齊,田橫自立為齊王,率領從屬五百人逃往海島。劉邦稱帝,遣使者往招降。田橫羞為漢臣,遂自剄。留居海島上的五百壯土,聞田橫死,也都自殺。要離,春秋時著名刺客。吳公子謀殺王子慶忌,要離獻策,先使吳斷其右手,殺其妻子,然后詐以負罪出奔,見慶忌于衛,慶忌喜, 與之謀奪吳國。至吳地,渡江,要離于中流刺慶忌,慶忌釋之,令還吳。要離至江陵亦伏劍自盡。田橫為膠東不屈之士,魏征《李密志銘》有云: “魂往齊都,不愧田橫之冢。”而要離冢,據《百城煙水》記載,在蘇州專諸巷西城上。又據《后漢書》記載,梁鴻亦客死蘇州,朋友們因“要離烈土而伯鸞(梁鴻字)清高而葬之于要離冢旁”(見《梁鴻傳》)。田橫島上,要離冢側,都是義士的歸宿之地,而詞中卻用“休返”、“何用”等否定性詞語,使之處于陪襯地位。姜埰既不愿象李密那樣魂歸故里,也不愿象梁鴻那樣埋骨異鄉,他理想的埋身之處則是崇禎指定發配的宣州敬亭山?!爸厝A”是舜的名。崇禎對姜埰應該說是相當殘酷的,而他卻以賢明的“重華”冠之,至死不渝地向崇禎奉獻忠心。這是封建意識鑄成的悲劇,而這里可見悲劇中的一員——所謂忠臣的復雜心態。
下闋正面歌頌姜埰的形象。“三十載,憐弱水,幾回干?”抒寫時代遽變中的內在意緒?!叭跛保莻髡f中力不能負芥、不勝鴻毛之水。“憶弱水,幾回干”,寫反清復明力量的軟弱,從反襯入手,以顯示姜埰“鐵衣生既未著,鬼亦戍其間”形象之高大?!拌F衣”借指戎裝;“其間”指敬亭山。姜埰生前沒有去戍所,那么黃泉之下亦要效忠大明江山,可謂鞠躬盡瘁,死而不已。“此地層崖沓嶂,正接蔣陵鐘阜,紫翠涌千盤。”“此地”緊承前句,也指敬亭山。據《嘉慶一統志·寧國志》記載,敬亭山“山高數百丈,千巖萬壑”。敬亭山一帶連綿不斷的山峰正好和南京鐘山連成一體?!笆Y陵鐘阜”都指鐘山。東漢蔣子文死難于此,又名蔣山。南京為明朝陪都,明孝陵在鐘山南麓?!白洗溆壳ПP”,鐘山巖層呈紫色,在暮靄中尤其鮮明;而佳木蔥蘢,盤旋起伏,似波浪涌起。此處與上片結尾呼應,從地理環境上進一步點明姜埰意欲遣往敬亭山的原因?!叭粲腥速庠?,竦劍守重關?!鼻毒鸥琛?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cidian/cc/201904218904.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少司命》有“竦長劍兮擁幼艾”之句?!榜祫Α本褪菆虅?。在層崖疊嶂之中好象你的音容宛在,手執長劍,為明朝宗廟把守重重關隘。
這首詞作者采用了紀實與虛寫相結合的手法。上片的實寫使得下片成為有水之源,而下片的虛寫使全詞的主題深化了一層,從而虛實相生; 并運用歷史典故,多層次地表達姜埰的志節與遺愿,成功地譜寫了這首挽歌。
上一篇:《元好問·水調歌頭》原文賞析
下一篇:《洪亮吉·水調歌頭》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