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金華直,遙知玉佩清。九重門更肅,五色詔初成。槐落宮中影,鴻高苑外聲。翻從魏闕下,江海寄幽情。
結體清華,調亦高朗。
【箋釋】
[李舍人] 疑為李紓。《舊唐書》卷一三七《李紓傳》:“李紓,字仲舒,禮部侍郎希言之子。少有文學,天寶末,拜秘書省校書郎。大歷初,吏部侍郎李季卿薦為左補闕,累遷司封員外郎、知制誥,改中書舍人。尋自虢州刺史征拜禮部侍郎,德宗居奉天,擇為同州刺史。”據《舊唐書》卷九九《李適之傳》,李季卿以大歷二年卒,則李紓之入朝應在大歷一二年間,其為中書舍人,當在大歷后期至建中初。
[金華] 即金華殿。殿在未央宮內。西漢中常侍班伯曾于此受業。《漢書》卷一〇〇上《敘傳上》:“大將軍王鳳薦伯(班伯)宜勸學,召見宴昵殿,容貌甚麗,誦說有法,拜為中常侍。時上方鄉學,鄭寬中、張禹朝夕入說《尚書》、《論語》于金華殿中,詔伯受焉。”顏師古注:“金華殿在未央宮。”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劉尹與桓宣武共聽講《禮記》。桓云:‘時有入心處,便覺咫尺玄門。’劉曰:‘此未關至極,自是金華殿之語。’”后亦借指內庭。李白《送楊燕之東魯》:“一辭金華殿,蹭蹬長江邊。”
[玉佩] 古人佩掛的玉制裝飾品。《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舊唐書》卷四五《輿服志》:“諸佩,一品佩山玄玉,二品以下、五品以上,佩水蒼玉。”謝朓《直中書省》:“茲言翔鳳池,鳴佩多清響。”杜甫《更題》:“群公蒼玉佩,天子翠云裘。”
[九重門] 指宮門。趙壹《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絕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群吠之狺狺。”亦指宮禁,朝廷。盧綸《秋夜即事》:“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五色詔] 即圣旨。見本書卷三司空曙《酬張芬有赦后見寄》詩注。
[魏闕] 見本書卷三郎士元《題劉相公三湘圖》注。沈佺期《早發平昌島》:“不能懷魏闕,心賞獨泠然。”
上一篇:《客夜與故人偶集》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劉商(二首)》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