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鷓鴣天①·張震》
寬盡香羅金縷衣②。心情不似舊家時。萬絲柳暗才飛絮,一點梅酸已著枝。 金底背③,玉東西④。前歡贏得兩相思。傷心不及風前燕,猶解穿簾度幕飛。
①鷓鴣天,詞牌名。 ②金縷衣,指華麗貴重的衣服。 ③金底背,應為非常名貴的器具 ④玉東西,酒杯名,在此代指酒杯。
這首詞為詞人客居他鄉時所作,表達了自己對心愛之人的思念之情。
上片融情于景,展現了一位“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詞人形象。一個“寬”字,寫盡了詞人因思念心上人而日漸消瘦的憔悴情狀,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詞人因相思所受的煎熬,與北宋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妙在一處。柳枝萬絲隨風擺動,揚起片片飛絮,轉眼間,點點酸梅已經掛上了枝頭。“才”“已”看似寫春光流逝之快,轉眼已是春末夏初,實則暗示詞人因心存愁緒而無心欣賞春景;“萬絲”不僅展現了細細的柳枝輕盈搖動之狀,還將詞人的千絲萬縷的愁思具體化;飄揚的“飛絮”更是烘托了詞人的天涯漂泊之感;“柳暗”“梅酸”采用倒裝結構,強調了“柳”的“暗”和“梅”的“酸”,詞人睹春景只感柳暗,未嘗梅反覺梅酸,可見眼前的春景并不能提起詞人的興致,相反勾起了他心中的酸楚之意。
下片直接抒情,表達了詞人的相思之意。名貴的酒杯盛滿了美酒,以前的相聚是那么的快樂,可現在剩下的卻只有濃濃的兩處相思。“前歡贏得兩相思”照應上片“心情不似舊家時”,使詞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明了。詞人置身美景之中,但心中充滿了傷心之情,嘆息自己還不如那春風中的燕子,它們穿過珠簾,在春幕中雙雙起舞。“猶解穿簾度幕飛”中的“猶”字用得極妙,賦予燕子人的感受,使詞人的處境、心情與無憂無慮的燕子形成對比,從而讓讀者進一步體會到獨居異鄉的詞人無法與心上人共賞美景的遺憾之情,以及他對心上人的刻骨相思。
詞人在這首詞中采用了對比、擬人的修辭手法,上下片照應嚴密,意象選用恰到好處,渲染出詞人心中的愁情。香羅、金縷衣、金底背、玉東西渲染出詞人榮華富貴的生活現狀,但錦衣玉食的詞人卻日漸消瘦;萬絲柳枝、飛絮、酸梅展現了春光流逝的過程,詞人卻無暇欣賞,這一切正是從側面烘托了詞人的專注、多情。穿簾飛舞的雙燕為詞人筆下的春景增添了一份活力,卻只能讓形單影只的詞人心中徒增孤寂。
●張震(約公元1163年前后在世)南宋太平州蕪湖人,字嗣之,其余不詳。代表詞作:《蝶戀花·梅子初青春已暮》《鷓鴣天·橫素橋邊景最佳》《驀山溪·青梅如豆》《宿金河戍·朝發鐵麟驛》等。
●鷓鴣天,參見第78頁相關介紹。
●玉東西:酒杯名。宋代黃庭堅《次韻吉老十小詩》之六“佳人斗南北,美酒玉東西”,在此指酒杯;宋代王炎《和堯章九日送菊》之一“對花懶舉玉東西,孤負金錢綠滿枝”,在此為酒杯意;宋代周紫芝《南柯子》詞“殷勤猶勸玉東西。不道使君,腸斷已多時”,在此代酒。本詞的末兩句“傷心不及風前燕,猶解穿簾度幕飛”運用擬人,通過燕子的動作展現詞人感情。古人詠燕詩詞很多,韓愈《春雪》構思新巧,獨具風采。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透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初驚”寫出詩人“見草芽”時的情態,極其傳神。“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后新奇、驚訝、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然而這種淡淡的情緒藏在詩句背后,顯得十分含蓄。從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后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騰挪,波瀾起伏。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悵惘、遺憾,而是欣喜。三、四兩句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故穿”,把春雪描繪得美好而有靈性,饒富情趣。
本詩所選意象清新、活潑,尤其是白雪這一意象,因為有了人的感情而更加活潑。它們穿過庭樹,扮作飛花,點綴了春色。本詩中的擬人展現了詩人感情的變化,比張詞有過之而無不及。
傷心不及風前燕,猶解穿簾度幕飛。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上一篇:宋詞《鷓鴣·姜夔》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鷓鴣天·晏幾道》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