灉湖山寺
空山寂歷道心生,
虛谷迢遙野鳥聲。
禪室從來塵外賞,
香臺豈是世中情。
【前解】
不因寂歷,不生道心,然而寂歷非道心也。不因迢遙,不傳鳥聲,然而迢遙無鳥聲也。龐居士曰:“但愿空諸所有”,是寂歷道心生義也;“慎勿實諸所無”,是迢遙野鳥聲義也。三、四,“從來”,妙!“豈是”,妙!僧問玄沙:“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玄沙答僧:“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僧問玄沙,是“從來塵外賞”義也。玄沙答僧,是“豈是世中情”義也。[空山寂歷,是人今坐處;虛谷迢遙,是鳥聲來處。三、四承之,猶言鳥聲從來塵外賞,鳥聲豈是世中情也。然則鳥聲寂歷道心生,又不待言也。]
云間東嶺千重出,
樹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同此意,
不將蘿薜易簪纓。
【后解】
東嶺千重,妙在一“出”字。出之為言,不勞瞻眺也。南湖一片,妙在一“明”字。明之為言,無煩窺覷也。此本寫寺中現(xiàn)景,然實試思,今日面前,除卻千重東嶺、一片南湖以外,真又有何物?!俺灿赏艘狻?,“意”字妙!所謂簪纓從來塵外賞,簪纓豈是世中情也。嗚呼,微矣!
上一篇:金圣嘆《游朱陂故少保杜公林亭》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玉真觀》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