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蘇軾·賀新郎①》
蘇軾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槐陰轉午②,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③,扇手一時似玉④。漸困倚、孤眠清熟⑤。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石榴半吐紅巾蹙⑥。待浮花、浪蕊都盡⑦,伴君幽獨。秾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⑧。又恐被、西風驚綠⑨,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⑩。
【鑒賞】 此詞的寫作背景,無有定說,故詞的興寄深義,也殊難確認。但千年之下,眾所公認,此詞無疑當為佳作。
上闋一開篇幾筆勾勒,便活畫出一處幽獨靜寂的華美屋宇。其間,“晚涼新浴” 的佳人在這種幽雅靜謐的氣氛中若有所思。“手弄” 兩句,是出浴美人舉止神形的一個特寫。“團扇” 是古代女性悲劇命運的象征,“手弄團扇” 的下意識動作,含有佳人被棄的深意幽思。而團扇所襯出的美人冰肌玉骨,具有一種脫俗超塵的韻致。“漸困倚” 一句,寫美人浴后困倦襲來,沉沉入睡。“孤”、“清” 兩字,點出美人處境和心境的孤寂冷清,也與前面所描寫的環境協調一致。“簾外” 三句寫入夢后情景: 睡夢中恍惚有人推窗,驚醒瑤臺好夢,若有所待醒來一看,可是哪有人影?只有風敲竹的聲音,徒增人悵惘煩惱罷了。
下闋寫榴花,而花人相映。首句描寫石榴濃艷之狀,用 “蹙” 字形容半吐榴花,兼有美人蹙眉含顰風致。“待浮花” 兩句,以擬人手法將晚開之石榴寫得不同凡俗: 無意爭春,晚芳獨放,在群芳過后的寂寞中 “伴君幽獨”,不單濃艷,更是氣節不凡。“秾艷” 兩句,進一步點染花之美好形態,也托喻美人內心的愁結幽思。“又恐被” 幾句,擔心芳容難久,很快被風吹得零落衰颯。只怕君來時已無秾艷可以看取,而只能對酒花前,見榴花之殘蕊與美人之清淚了。
胡仔云: “東坡此詞,冠絕古今,托意高遠。” 后世對此詞眾說不一,就在于以花喻美人雖顯,但美人是否有喻君臣遇合或者獨守節操之意,卻在若即若離之間,難以坐實。但這種情形更顯出此詞意境的深遠與讀解的多種可能性。
上一篇:《周邦彥·解連環》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克莊·賀新郎》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