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 嬌云濃暖弄陰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 時有乳鳩相對鳴。
滄浪亭在今蘇州城南,為蘇州一名勝古跡。原是吳越廣陵王錢元璙的花園。慶歷四年(1044)進奏院祀神,當時任監進奏院的蘇舜欽按慣例賣廢紙辦酒席約請朋友飲宴,保守派官僚呂夷簡等抓住此事打擊新政,唆使黨羽誣告蘇舜欽“監守自盜”。蘇舜欽被捕入獄,雖經韓琦等多方營救,仍削職為民,慶歷新政也隨之宣告失敗。經歷了這場政治陷害,蘇舜欽毅然攜妻兒退居蘇州,購廣陵王花園舊址,“以四十千得之為居,傍水作亭,曰滄浪”(《石林詩話》),開始了寄情山水,閑適自娛的生活?!冻跚缬螠胬送ぁ芳礊槭菚r的一首詩作。
優秀的記游寫景之作,往往不在于對景觀作自然實錄,而在于以獨到的審美眼光描繪出別人未見或見而不及深味的風光,并且對景物的描寫中融入特有的感受,讓讀者在對詩境的再現中領悟作者的深蘊。《初晴游滄浪亭》就是這樣一首小詩。一池陡增的春水,滿天變幻的嬌云,如果說一二兩句選取了典型景物寫出了滄浪春雨初晴的特有境界的話,那么三四兩句則是詩人在行云流水掩映下的滄浪亭里,在四顧難以盡收的樓臺亭閣、回廊曲徑、假山小橋姹紫嫣紅中,以獨具的慧眼,屬意于沉浸在一片虛靜中的景物:透過竹簾的疏朗清和的日光、雨珠未晞的雜花翠竹。這遠離喧囂市聲的靜寂,使詩人流連忘返,所以他才覺得只有和鳴的鳩時不時劃破這令人陶醉的安謐?!傍B鳴山更幽”,乳鳩的鳴叫更襯托了幽靜的意境,而“時有”兩字則又暗示了詩人長時間的佇立,更是渲染了這種境界的沁人心脾。雖然我們讀這首詩可以體會詩人的游蹤,但它顯然不在于記游;雖然這首詩描繪了滄浪亭春日晴和的美景,但它卻也不重在畢肖滄浪亭的自然美,詩人捕捉的是滄浪亭中的生活情趣,特別是在經歷了政壇風云后,與寄情山水的心境相融通的一片靜虛。正是在詩人所創的這種詩境中,我們體會到他“跡與豺狼遠,心隨魚鳥閑”(《滄浪亭》)的情懷。
“滄浪有景不可到,使我東望心悠悠”(《滄浪亭》),歐陽修的深長的喟嘆,在對美景的響往之余,更有與蘇舜欽一點相通的靈犀。而黃山谷“春風吹細雨,禁直夢滄浪。人聲市朝遠,簾影花竹涼”(宋龔明之《中吳紀聞》)對滄浪亭的詠嘆除了化用《初晴游滄浪亭》的詩句外,同時也道出了它的蘊含。“真能道幽獨閑放之趣”(《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胡仔對蘇舜欽的這一評語于此詩可見一斑。
上一篇:《出嘉峪關感賦·清·林則徐》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初見嵩山·宋·張耒》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