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行香子》原文賞析
暮抵應城,宿縣齋后園
槲葉風干,桕葉霜殷。淺坡陀、路徑回環。喜投公館,暫卸征鞍。對竹蕭森,松夭矯,菊斕斑。歲晏天寒,誰共清歡?過黃昏、愁恨多端。燭花漸暗,爐火將殘。更雁聲哀,砧聲急,雨聲繁。
深秋季節,詞人旅途中,暮抵應城(今湖北省應山縣),寄宿縣衙后園,寫這首《行香子》抒發懷抱。
詞以途中景物起興:“槲葉風干,桕葉霜殷。”槲是喬木,葉大,邊形如鈍齒,經冬不離樹枝。在寒風勁吹下,槲葉已干枯了。桕即烏桕,也是喬木,高數丈,葉大,卵形而尖。經嚴霜侵凌,桕葉已變得暗紅了。接二句,再敘旅程的艱辛:“淺坡陀、路徑回環。”看來作者所行的道路是崎嶇而曲折的。下面一聯到題:“喜投公館,暫卸征鞍。”“公館”指的就是縣齋。“喜”字結束了前面的鞍馬辛勞;“暫”字透露出應城只是暫憩之所。下文拍到“后園”:“對竹蕭森,松天矯,菊斕斑。”松、竹、菊,都有耐寒的特性。“蕭森”,形容竹的清幽颯爽的氣派。“夭矯”,形容松的盤屈勁健的形態。“斕斑”,形容菊之雜色勻諧的文采。“蕭森”之竹,“天矯”之松,“斕斑”之菊,與詞人相比襯,也含有自詡高風亮節之意。
在客中暫時安頓下來,至夜闌人靜,羈旅之愁,身世之悲,不覺涌上心頭。“歲晏天寒,誰共清歡?”先寫無名的寂寞。“過黃昏、愁恨多端。”再添上若干的悲苦。下面頓住陳述,易以直覺的形象渲染:“燭花漸暗,爐火將殘”一聯,“更雁聲哀,砧聲急,雨聲繁”十字,一氣貫下,層層進逼,愈轉愈深,至哀至怨。獨宿縣齋,屋內唯有燭火相伴,蠟燭燃盡了,爐火將滅了,人還沒有安睡。擁衾孤臥,偏有不堪入耳的各種聲音壓上心頭。首先是孤雁的哀鳴,勾起飄零身世之感;其次是搗衣石上的急擊,“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興》),引起客子的鄉愁無限;更有隔窗繁密的雨聲點點滴滴,擾人心曲:在在透露出詞人客中的凄涼懷抱。
這首詞純用寫實白描,不僅在擇字妥帖、對仗工穩、意境勻諧上令人嘆服,而且通過那淺易自然、細審無懈的風格使讀者感受到詞人的真摯感情。
上一篇:《張倩倩·蝶戀花》原文賞析
下一篇:《完顏從郁·西江月》原文賞析